港沟街道紧紧围绕“大力发展城市经济”这个主题,按照“北抓健身休闲城,南抓农业观光园”的发展目标,结合“撤镇建办”有利契机,转方式、调结构,全面打造“农业观光生态园”,引领省城东部新城的绿色庄园建设。
一方面,坚持农业观光区规划全局性谋划,加强生态园建设。该街道面向市场,积极调整种养结构,加快香椿、花椒、韭菜等绿色无公害特色农产品发展,加快山区农民的致富步伐;积极推进农副产品加工、特色畜牧养殖、绿色小杂粮等产业发展,使其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围绕生态、质量、品牌、效益,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产品认证三大体系,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该街道坚持农业观光区规划的全局性谋划,加强农业生态园建设的整体性把握。一是以建设国家级珍稀树种观光园为契机,全力推进南部山区农业观光园建设,不断提升旅游品质,打造绿化、美化和文化名胜于一体的特色旅游景区。二是以发展特色种植和农家乐项目为抓手,解决好保护与发展的难题。针对南部山区农业生产落后的现状,以鸡山村无公害韭菜和两河村特色小杂粮生产为抓手,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生产,并努力搞好农产品深加工和农家乐餐饮项目,让山区绿色无公害果品和小杂粮等有机食品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逐步改善贫困山区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同时以发展马家红芽香椿观光园为突破口,全面加强港沟特色农业观光园建设。拟投资50余万元新开发建设一万珠香椿采摘园,新修沙石路2000余米,新建水池和沼气液暂存池60个,开发建设300亩无公害、生态型香椿观光采摘园。
另一方面,明确整治破损山体现实性要求,建设观光园。关停石灰窑,整治破损山体,既是区政府的集中安排,同时也是该街道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自今年6月底开始,区集中整治关停南部山区石灰窑。借此,该街道迅速出击,在保证稳定、安全的前提下,明确现有石灰窑拆除的现实性要求,发挥村民核桃树种植的主体性作用,通过栽种薄壳核桃、苹果树等彻底整治破损山体。一是明确整治破损山体的现实性要求,认真细致地做好134座石灰窑关停拆除工作。截至8月中旬,该街道134个石灰窑全部关停,并于8月下旬通过历城区验收,转而开始复耕工作,复耕土地近200亩。二是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整治破损山体变身观光园。该街道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规范建设农业观光园为转折点,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性作用,实行“五步走”战略治理破损山体,规划打造自然观光生态园:种植以松柏等绿化类树种为主的生态林和以核桃树、苹果树等果品树种为主的经济林,种植生态林用以绿化山体,经济林在绿化山体的同时还可以搞活采摘节,致富当地群众;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充足的苗木供应,解决了当地群众经济上和资金上的难题,调动全街道群众共同整治破损山体的积极性;引进农业观光园投资方,发展农业观光园。现一投资方已与该街道达成了合作意向,将在两河村动工建设农业观光园;开发历史人文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借助本地的地理优势,挖掘开发历史人文资源,凝聚人文气息,发展旅游业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加大无公害有机食品的栽培力度,扩大特色品牌效应。该街道将扩大花椒、香椿、鸡山有机无公害韭菜三大特色农产品的市场供应,大范围种植,形成产出的规模化。
同时,该街道依托村民种植香玲牌薄壳核桃树的传统,大力支持冶河村市级农业观光园建设,带动章锦、蟠龙等13个村的核桃园发展,利用农业合作社这个平台,采取反租倒包和合作开发等模式,在南部山区23个村,大力发展核桃产业,使破损山体变成绿色银行,打造生态农业示范园、观光农业旅游园、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绿色食品生产园,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统一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