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效益化发展,西营镇将生态观光休闲农业作为都市现代农业的突破口,大力实施生态园区建设项目,突出园区“三生”功能,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重原则,构建完善的农业生态工程体系,为加快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和拓宽乡村旅游市场打开了一条通路,也为老百姓增收致富搭建了一座桥梁。
生产功能:林果花卉做文章
为巩固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果,该镇在进一步做大做强林果产业和花卉苗木产业、生态观光园区上三管齐下,增强产业竞争力,提高经营效益,实现农民增收。
提升产业规模优势,合理搭配其它树种。注重提升产业的规模效益和整体质量,规模发展,集中成方连片,形成规模优势,扩大高光效苹果种植面积500亩,改造推广1000亩;新植板栗1000亩,改良2000亩;建设经济林良种核桃示范园1150亩,嫁接改造优良品种200亩;发展苗木花卉繁育区80亩。积极引进春樱桃、早露盘桃、红玉杏、红巴梨、密思李、早熟山楂等新品种,进行立体种植,合理搭配,使园区既有经济树种,又有观赏苗木,实现一年四季可休闲观光的良好效益。
不断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产量和质量。各园区都有专门的技术指导小组,负责新技术的引进、开发和应用,包括实施生物、物理病虫害防治技术,有机生物肥料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铺设反光膜技术,套袋技术,花卉苗木的扦插、移苗技术等。并积极做好农民的科技培训及科普宣传,除了邀请专家现场教学,还购买了相关科技书籍,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管理水平,促进了产业增产增收。
突出产业品牌特色,增强竞争软实力。该镇全力发展绿色果品产业,实施优果工程、生产绿色无公害果品。罗伽苹果、藕池板栗、积米峪核桃三处生态观光园不仅是省市级果品示范区,而且苹果、板栗、核桃3类果品还被认证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所有干鲜果品生产达到标准化要求,园区实施品牌战略,积极为农产品注册了商标,统一销售包装,进一步提升了果品档次,扩大了生态观光园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生态功能:围绕生态搞建设
来过罗伽百果采摘园的游客赞不绝口地说:“整齐的篱笆墙、弯曲的石子路、成片的苹果树,这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该镇围绕生态环境优化抓园区建设,将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施农业生态环境优化,以构建农业生态工程体系。
全面完善园区的水、电、路、垃圾池等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水池、水渠,铺设用水管道,整修电路,建生活垃圾池,硬化美化游步路、观光路,建设休息节点、凉亭、绿化带、景观池等,使山、水、林、田、路浑然一体,形成“园在林中,人在画中”的优美田园风光,大大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为发展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园区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为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产业发展后劲,该镇园区采取使用无公害农药,禁止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大力推广有机生物肥料,减少和杜绝使用无机化肥,确保生态园区内种植的所有蔬菜水果安全、优质、无污染,均符合无公害绿色标准。通过实施农村能源综合利用,园区发展起了一条“沼气生火、沼液喷树、沼渣做肥”的生态循环经济之路,防止了环境污染,维护了生态平衡。
生活功能:绿色休闲促旅游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带来了新的机遇,西营镇生态园区建设大力倡导“绿色、休闲、田园”的乡村生活方式,以自然清新的绿色环境、自由随性的休闲风格、真实淳朴的田园生活吸引广大市民游客前来采摘赏花、休闲旅游。
园区将农家乐作为生态休闲旅游的重要一环,以“品农家饭菜,赏田园风光,领略乡村野趣,感受民俗风情”为主要内容,主打独具特色的风味农家“生态宴”,菜品采用天然无公害、自种自养的时令蔬菜鲜果,小米、绿豆、花生等小杂粮以及纯手工制作的馒头、面条、菜饼等也倍受市民游客青睐。为不断满足游客需求,园区规划建设休闲广场、绿色长廊、娱乐设施等,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该镇还不断丰富生态园区的采摘节、赏花节、果树认养、摄影写生等特色活动,游客在体验区内可以采摘品尝新鲜果菜,可以认养属于自己的果树,亲身体验一把乡村田园生活,充分感受大自然带来的快乐,使人们摆脱忙碌而紧张的现代都市生活,成为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特色休闲旅游绝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