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宫镇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转变观念、调整思路,牢牢把握转方式调结构的发展机遇,内抓提升开发、外抓结构调整,推动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全面发展。
经济建设与招商引资工作稳步推进。全镇经济持续较快发展,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泉华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山东儒家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无污染企业相继落户投产,带动了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中投资过千万元的13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8.5亿元。商贸服务业继续保持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依托便利的交通优势和明显区位优势,突出构建全镇的商贸格局,形成了镇区宏福路、龙山路、高而府前街、绣川府前街等多个大型商贸区和综合批发市场,上海商贸街累计投资2000余万元,新增经营商户100余户、“前店后厂”业户10户,全镇商贸环境进一步优化,商贸服务业提质升级的基础更加坚实。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异军突起。投资1.3亿元打造杨而、天井峪等民俗文化村;按照“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组团式发展”的思路,不断提升世际园、金象山游乐园等大型综合性景区的规模和档次,金象山景区被指定为全运会旅游景点。
生态都市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以休闲农业、高效农业、循环农业为主导的现代都市农业格局更趋完善,先后被评为市级农业结构调整先进乡镇、农民增收先进镇。不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投入资金1.8亿元,实施现代都市农业园区建设、旱作农业开发项目、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扶贫开发项目和世行三期等20余个农业项目,月亮湾农业观光园、环湖示范基地、八里峪生态观光园等市区级重点农业园区得到提升改造,以休闲、观光、采摘为亮点的旅游特色村发展到20多个,营而蔬菜公园被市政府评为“十大观光休闲农业园”。近两年,全镇共引进新技术新品种46余个,认证绿色食品4个、有机食品13个,无公害食品2个,10个农产品被评为全国第十一届运动会指定产品,8个品牌评为山东名牌,营而蔬菜公园、八里峪生态观光园被山东省科协授予“省级科普示范基地”。农民合作组织蓬勃发展。新成立林果、蔬菜、中药材、农业观光等合作社56家,总数达到61家。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投资400余万元,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为契机,挖鱼鳞坑150余万个,绿化荒山1.9万亩,栽植各类绿化苗木700余万株,实施退耕还果9600亩;严格落实秸秆禁烧、白蛾防治、森林防火等事关生态的中心工作,切实保护建设好生态假日经济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为群众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
中心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更加规范。农村住房建设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开工建设、规划成熟、策划储备”的重点片区建设项目按照计划顺利实施:开工建设类的支家岭三村整合项目,安置房规划顺利出台,建设工程顺利开工;规划成熟类的韩家四村改造项目总体策划方案已通过市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审批,正在进行土地预审;策划储备类的仲南四村改造项目正与济南三建集团公司积极磋商,对项目进行策划评估。强化对乱搭乱建、非法占地的巡查监管,城镇建设秩序更加规范。实行24小时巡查和日报制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格土地管理,对违法用地图斑进行严厉查处,切实保护、开发、利用好宝贵的土地资源,维护好城镇科学发展的环境。严厉整治“八乱”现象,切实维护好镇容镇貌不断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700余万元,先后实施了龙山路、园区北路、环库南路、龙山湖建设等工程,累计硬化路面60多公里,安装路灯1000余盏,新开通村村通公交线路4条,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社会事业及民生保障工作扎实推进。建立阳光民生账户,完善社会保障和阳光民生救助体系,投资400余万元建成383户阳光民生安居工程和优抚对象安居工程;完善救助制度,发放救助金260余万元,救助困难家庭400余户;扩大劳务输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1.5万人次,为广大群众拓宽了增收门路。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高而中心小学和出泉小学新建了多功能楼,绣川中学新建了学生公寓楼,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扎实开展育龄妇女健康查体,育龄妇女透查率达到98%以上。医疗卫生事业统筹发展。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镇参合率提高到99.8%,落实大病救助政策,发放救助资金40多万元,实施大病救助240余户,有效缓解了老百姓看不起病和因病致贫返贫的问题;平安建设不断加强。积极开展民生工程建设。投资300万元对崔家、廒而、花坦等村进行了山体滑坡灾害专项治理,确保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投资1690万元,实施镇区集中供水工程和营而、东许等六个村安全饮水项目;在北崖村等三个村和锦秀源食品有限公司打深水井5眼,在西南峪村打小浅井53眼,为王北、金刚纂等村的自来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铺设输水管道2万余米,百姓吃上了放心干净的自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