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区情快递
西营:乡村文明在行动农村建设出新篇
发布日期:2018-05-12 浏览次数:

  西营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全局,积极紧紧围绕“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西营”这一目标,推动“乡村文明行动”向纵深开展。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打造亮点,不断提升辖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水平,提升全镇生态文明品牌,全镇经济社会和精神文明等各项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 全面宣传发动
  成立“乡村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亲自抓,负总责。实行党政成员联系村、机关干部包村制度,进一步落实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分工,各办事处、各创建村确定专人专抓。在生态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文化设施建设等方面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宣传发动,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热情和积极性。全镇上下通力协作,形成合力,为全镇“乡村文明行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推进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重视机关干部学习,强化村级领导班子学习,扎实做好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等,通过开展丰富的学习活动,树立良好的党员干部形象,形成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提高机关干部执政为民的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真正做到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科学发展持续上水平,人民群众长期得实惠。
  突出亮点特色 强化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把保护生态环境、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纳入全镇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牢固树立“保护就是发展”的意识,持续做好“保护生态、建设生态、经营生态”三篇文章,使西营的生态水平得到不断巩固提升。
  竭尽全力保护生态。坚决做好防火防汛、秸秆禁烧、严禁牛羊上山、严禁乱砍滥伐和严控乱搭乱建等基础性工作。突出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去冬今春,全镇实现了“零火警”,为南部山区的生态保护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不遗余力建设生态。近年来累计投资4600万元,完成荒山绿化2.3万亩,镇内道路两旁绿化80公里,全镇的林木覆盖率达到71.3%,成为全省生态环境最好的乡镇之一。今年上半年,完成2500亩的荒山绿化、治山整地任务,刨挖标准树坑近28万个,投资100余万元完成林枝村、藕池村及西岭角村的进村道路绿化项目共20公里。
  科学控量经营生态。积极发展景区旅游,九如山瀑布群风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30余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5亿元。积极发展农家乐旅游,阁老、藕池、云梯山等“农家乐”,已成为知名品牌。
  完善教育模式 狠抓乡村道德建设
  围绕市、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点面结合、整体推进、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断推进公民道德、公共文明和文明先进三大文明建设,深化“讲文明、树新风、创品牌”活动,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注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大力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做好乡村少年宫和未成年人活动中心建设,营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学校氛围、家庭氛围、社会氛围。
  突出抓好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抓党员干部学习,促进廉洁从政;利用“三室一校三评两栏”的平台和优势,加强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重点的道德风尚建设,推进文明新风;挖掘推广学习典型,加大对辖区内道德模范王克华、朱荣鑫的典型事迹宣传报道,带动社会风气。
  健全长效机制 完善文化服务体系
  突出抓好村级文化大院、文化资源共享和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今年上半年,积极做好黑峪村国家级文明村,大南营村省级文明村,上降甘村市级文化大院,阁老、葫芦峪等8个村的市级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充分发挥镇文化服务中心和文艺团体的带动作用,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文体活动,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端午节期间,以“迎五彩端午,创文明历城”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同时,做大做响西营镇赏花节、采摘节、志愿者服务等品牌活动,提高精神风貌。
  做好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服务工程,辖区内38个行政村全部完成农家书屋申报创建工作;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和“十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创建“魅力西营”、“诚信西营”、“文明西营”,全镇的对外形象和知名度不断提升。
  健全民主制度 稳定社会秩序
  积极扩大基层民主,保障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确保镇域内居民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村治安形势平稳。无重大群体性治安事件,无重、特大刑事案件,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无拐卖妇女儿童现象,无黑恶势力和“黄赌毒”丑恶现象,无非法宗教和邪教活动,领导干部无严重违法违纪案件。加强干部群众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教育,确保民主法制教育经常化、制度化,为全镇经济发展提供了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作者:西营镇宣传科) 信息来源:区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