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区情快递
《学党史 明初心 知使命》百期系列报道(83)拥抱世界
发布日期:2021-11-04 浏览次数: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打破国际贸易体系的森严壁垒也成为当务之急。中国是关贸总协定最早的23个缔约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没有举行谈判恢复缔约国地位,关贸总协定成为没有中国实质加入的最后一个重要国际组织。1986年7月10日,中国政府向关贸总协定递交照会,要求恢复中国的缔约国地位。当时,热切拥抱世界的中国人没有料到,中国竟为此踏上了一段长达15年的艰难历程。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中国“复关”谈判转为“入世”谈判。“入世”谈判事关中国未来的发展。1999年3月15日,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招待会上,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讲到:中国恢复在GATT(关贸总协定)的地位和进入WTO 已经谈判了13年了,黑头发都谈成了白头发,现在该结束谈判了。

2001年9月,民营企业家李书福得知生产汽车的许可证仍未获得批准,心情十分沮丧。为制造轿车,他已投入了十几亿资金,如果再拿不到许可证,等待他的就是破产。一个多月后,国家经贸委突然增发了一批汽车生产许可公告,吉利的“豪情”即在其中。吉利集团由此成为中国第一家获得轿车生产许可的民营企业。原来,11月10日这一天,在遥远的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对外开放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2010年,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和贸易国,并且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市场主体。2015年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宣布,人民币将于2016年10月1日纳入货币提款权货币篮子,人民币在货币提款权的比重超过日元和英镑,仅次于美元和欧元。

20年来,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认真践行自由贸易理念,大幅开放市场,切实履行知识产权保护承诺和透明度义务等,展现了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大国的担当。中国,面对世界的不仅仅是市场,还有中国人民面对世界的自信与豪情。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同各国一道共同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信息来源:爱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