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坐拥山东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等高校院所,创新资源富集。然而,如何将高校的科研、人才优势更顺畅、更高效地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政府与高校如何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打通从“基础研究”到“技术研发”再到“产业应用”的梗阻,是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形成良性循环的创新生态的关键。
区科技局围绕“破解瓶颈、构建生态”目标协同发力。在高能级载体建设上,围绕山东大学规划建设“山大科创城”,重点建设山东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山东大学创新创业基地,积极备案概念验证中心等平台,打造“四链融合”示范区。同时,推动“超算科技城”发展建设,该区域规划面积约17.6平方公里,目前已累计引培高企90余家,实现产值约180亿元,并建成3万平米以上孵化基地。在服务优化上,搭建“线上+线下”网络:线上服务平台注册企业超600家;线下“专家学者历城行”促成5项合作,“稼轩会客厅”路演推动10余个项目与基金协会对接,校企合作桥梁愈发稳固。
随着一系列务实举措的落地实施,我区已初步构建起“政府引导、高校支撑、企业参与、社会支持”的协同创新格局。山东大学等高校的优质创新创业项目持续在历城转化落地,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超算科技城在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产业集聚效应和创新策源能力日益凸显。常态化、品牌化的产学研对接活动,持续促进着技术、人才、资金等关键创新要素在区域内的汇聚与流动,为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