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走进历城>历史文化>古今名人
名臣、诗人殷士儋
发布日期:2025-03-12 浏览次数:

  殷士儋,字正甫,又字棠川,其先武定州人。高祖旺,赠德惠府审理正。曾祖衡,从永平训导,入德府为德庄王教授,并随德庄王迁至其封地济南,因有功,升审理正,遂在历城安了家。祖父畯,父汝麟,皆有功德,分别载入《儒林传》、《孝义传》。
  殷士儋生于明嘉靖(世宗年号)元年(1522)3月8日,自幼聪颖过人。5岁时,父亲教他天干地支、月建、时遁的例子,在手掌上推行演算。有时宾客满堂,各将所生年月问他,他屈指演算而无差失,众皆惊叹。7岁外塾从师学习,父亲为他请有名望的老师,甚至不惜一年三易其师。10岁便著文论事,14岁为秀才,19岁即以明礼经而中省试的第五名举人(因不足20岁为弱冠),后因父病逝新丧,殷士儋不能赴京会试。此时家境渐衰,为生计他只好在家办私塾,教授弟子,因收入微薄,供给不上,又耻于借贷,只好逢年过节写对联,夫人翟氏(章丘锦川名士翟洪的三女儿)剪些花彩,令家人上街卖掉以供急需。
  嘉靖二十六年(1547)丁未,殷士儋登进士第,又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在宫内书馆读书。由于殷士儋才高识广,所作文赋,宏深博钜,不拘时格评为甲等,名列前茅。其后2年,受翰林院检讨(史官),又3年(壬子)考核期满有成绩,父母受封赠。嘉靖三十六年母卒,自奉母归,5年不出济南,但诸儒生执经从游者甚众。
  嘉靖四十一年(1562)壬戍,殷士儋回到京城,适嘉靖帝精心简选太子(裕王载厚)师,选中殷士儋,他受命当上讲读官。他以为以经艺事太子,将关系到天下治国的大事,所以每当进讲,讲语常激切,疏陈亦多直言,甚至不怕用危言急词,来感动听者。
  公元1567年,裕王朱载厚登基,改元隆庆,46岁的殷士儋擢翰林院侍读学士职,并掌翰林院事。不久,改任礼部右侍郎,封赠三代。充任经筵讲官,仍日侍讲。次年春,拜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掌詹士府,教庶吉士。如前日侍讲幄,不专坐署理事,至1569年12月奉命回部管理政务。居官中,见酷吏贪财,就列举古时贪财迂祸、宽仁迂福的例子,并作了《鉴惩录》、《读法需知》,意在教化,以正劣风。隆庆四年正月初一、十五,日月俱食,他2次上书隆庆帝请布德政、缓刑、纳谏、节用,及饬内外臣工讲求民瘼,各数百言,皆侃激切,非徒饰虚文。隆庆帝接受了他的建议,升他为太子太保。
  明朝后期党争甚剧,殷士儋当时已进光禄大夫,但他不恋崇官厚禄,毅然数次上书称疾,求归故里,于隆庆五年(1571)辛未12月回济南,从而结束了他24年的官宦生涯,时年50岁。从进士到入相,虽官至正一品,但他很少管理行政事务,安于讲经、教书,且心地良直,守分知止。
  殷士儋回济南后,选万竹园为居身之所,后取“万民同乐”之意,将万竹园易名为“通乐园”。在园内垒山叠石,疏泉筑亭,植柳栽花,建“川上精舍”,著书讲学,从者如云。
  殷士儋为官清正,关心民瘼,享誉一时,他学识渊博,颇富文采。明代嘉靖、隆庆年间,历下诗人号称:边(贡)、李(攀龙)、殷(士儋)、许(邦才),不愧为一代名家。
  万历九年 (1582) 辛巳冬,殷士儋突发股疾,翌年6月8日卒,年61岁。葬济南西南,凤凰山阳。附近原吕王庄因毗墓而更名“殷家林”,现村民中不乏其后裔。
  (区政协文史委供稿)

(作者:王春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