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走进历城>历史文化>文化艺术>艺术人生
情寄山水画为诗——康庄绘画作品赏析
发布日期:2025-03-24 浏览次数:

    康庄先生是我省画坛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崛起的著名山水画家。在过去的20余年中,他不守已程,不背负成名后的包袱,依然抓住“笔墨”与“生活”两个关键不放,不断地追求与创造,力求在艺术创作上实现自我超越与重塑。足迹所到,画笔所及,创作了大量意蕴丰厚、潇洒拔俗的好作品。
    康庄先生广学博闻,善诗词,精画艺,人物花鸟皆能,尤以山水为工。他的作品直面自然,气势豪迈,淳厚苍茂,动人心目,极富生活的气息与时代的精神特点,往往于不经意之中流溢出涓涓不尽的才情。他的传统绘画艺术功底深厚,有着很强的写实功力。但他从不泥滞某一家法,不套用某一程式,而是兼收并蓄,不拘一格,超越前人的审美定势,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发现、神会自然,去观察、感悟生活,散怀抱,任性情,综合调度艺术的语言绘写出“我”的世界。从《柳埠胜迹》、《齐都怀古》两幅作品中可见画家在对传统技法娴熟运用的同时,还注意从版画、腐蚀版画及汉唐岩画,画像石刻艺术中吸取用于特殊题材的表现。苍雄洗炼,古拙空灵的画面,从笔墨气韵、物象刻画上都融进了画家激越的情感。作品给人以雕塑感、装饰美,强化了表现效果的创造,求得了水墨写实的韵味,发古人之幽思,抒今人之情怀,表达出了画家深层次的思想内涵。作品《先生不在家》不待是一幅寓情、寓意、寓趣想象丰富,构思独到的幽默之作。画家借鉴了西画透视、光感运用、水彩画的表现手法用于国画创作。通过对作品意境构思、笔墨情趣的追求,绘写出了客观物象的实感、质感与空间感,使画与画中画、写实与实意和谐地统一于画面中,极具自然寂肃之幽,古雅清逸之趣。足见画家善于在平常的生活里捕捉瞬间的景致,构思出不凡的作品创意。《泰岱之巅》、《卧龙千秋波》、《听涛》、《排云》、《祁连牧歌》、《峪泉活水》等是以北方山川景物为题材创作的作品。这些作品虽源自造化,却被画家的情感充溢得容天载地,魂质浩然。山的形体,水的流意,随形造势,曲尽其妙;挺秀的笔意,淋漓的墨色,枯润相生,苍秀齐出;空灵的意境,高清的气韵,“物我相融”,惟存天籁,写出了北方山水的峻厚与坚凝、苍阔与雄奇。《三千烟灶九千丁》、《万缕情丝系闽江》、《清凉世界》、《江南三月润如酥》、《南乡子》、《闽江之畔》、《九曲溪口》等以南国水乡、八闽风情为题材而创作的作品,或竹径通幽,结茅山居,春光野色,茶烟轻风落花风,骀荡在目;或云霞舒卷,群山叠翠,田园丽景,江流渺漫动舟帆,疏爽可人,写出了南方山水的清润与典雅、娴静与秀美。作品以恬淡的诗意,通脱的境界,灵动的笔墨,清幽的韵致夺人,充分显示出了画家高深的艺术造诣。
    康庄有着良好的艺术感悟、正确的美学思想以及艺术修为上的文人气度与学院风范。在实际的艺术创作中,不重复他人,亦不复制自己,不懈地思辩、追求与特立独行的创造意识,也正是我在品读其作品之后无法得出“风格稳定”结论的原因。但从整体上来说,他的作品格调明快,构图严谨,笔墨爽放,内质深达,借景抒情常有新意,绘形取神卓异生动,给人以诗境、禅境的融合并入画境之美,透现出画家自身的艺术积练、人格修养、情感冲动及雅逸自适、惬意人生的艺术追求。康庄不是那种单单为出画集、办画展或为财富欲望的满足而作画之人,《水的画法》、《中国画的优秀传统》、《皴法浅谈》、《中国山水画简史》、《中国画的特点与基本功训练》等多种画论著述的出版,足以说明康庄先生是位学者型的画家。
    蔷薇不为人拘束,却过邻家屋上红”,我们期待他有更多的好作品和国画理论著述问世,奉献于民族绘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作者:王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