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城区洪家楼天主教堂榜上有名,被列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光绪二十四年二月十四日(1889年3月6日),清政府被迫屈辱签订了《中德胶澳租界条约》,使山东全省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1901年,由奥地利修士庞会襄设计,德国人在济南东郊洪家楼(今历城区政府驻地)动工建造了天主教堂, 1904年建成。1906年,教堂扩建成双塔哥特式建筑,扩建后的教堂面积达1625平方米,可容纳千人作弥撒,蔚为壮观。
百年洪家楼天主教堂位于历城区洪家楼广场北邻,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教堂。教堂的建造者是工艺高超、有胆略才识的济南历城孙村著名石匠卢立成等。德国人要在洪家楼建造天主教堂,特意请30多岁的卢立成担当工程的总施工、总监管。卢立成带着本村100多名石匠,有邱明贤、田万义等,总管工程的1000多人施工。他按洋人提供的图纸,安排购料、石雕,以及木工、瓦工等工种的调度,工程历时3年竣工。
以整体的庞大和细节的繁缛震动人心是“哥特”式建筑的共有特点,体现了欧洲人向往天国、追求彼岸的艺术。洪家楼教堂体量高大,气势宏伟,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教堂坐东朝西,3个正门为尖拱形雕刻生动的火焰门。正面山墙两侧建有两座约60米石砌方形钟楼塔和4层狭长的窗子,教堂东头建有两座约30米方形钟楼塔和4层狭长的窗子,西东4个塔刹高耸相对。教堂外围四周砌筑着上下毗连的小尖塔,更增加了整座教堂的高大。一切都充满向上的动势。
教堂的大厅十分高大,进深很长,厅内的立柱有玲珑的雕刻,由巨大立柱支撑的巨大穹窿、飞腾的线条,会使人不由自主地向上仰望。大厅山墙上排列密挤的窗户,窗上镶嵌的彩色玻璃在阳光照射下,折射出五彩缤纷的光彩,尤其日出时,东端圣坛处霞光笼罩;日落时,西面入口处流光四溢。当阳光透过四壁上方的彩色玻璃,就营造出色彩斑斓的神境。大厅充满神秘的宗教气氛,给人以深深的震撼。
在教堂的南侧,建有一处以钟楼为中心的二层环廊建筑群,方形尖顶的钟塔有四层高,东西两侧各建有二层西式环廊建筑。据说,此院为一独立建筑院落,原为华北总修道院。
洪家楼天主教堂建筑结构合理,建筑质量极高,细部处理精致,整座建筑给人气势如虹、精雕细刻、富丽堂皇之感。这也充分说明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技术、传统工艺可以建造任何结构复杂、制作工艺精细的建筑。洪家楼天主教堂虽然是比较纯粹的西方建筑,但依然可以在一些细部看出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教堂主厅的屋顶盖着中国传统小黑瓦。此外,教堂中门两侧上部石墙雕有两个石龙头,龙嘴大张,怒目圆睁,雕刻生动夸张,显然借鉴了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
1985年4月,政府拨款,对教堂6个十字架、96处雕塔和内部的壁画、圣像、地面、跪凳、祭台、灯具等设施进行了部分修缮。1995年,教堂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9月,历城区洪楼广场建成之际,对教堂的外观和院落又进行了粉刷修饰。在历城区政府领导的协调下,从2005年开始,允许非信教者免费进去参观。洪家楼地区的天主教信徒正常在这里进行宗教活动。
注:据网络资料和张德绍、林玉江《洪家楼天主教堂》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