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区情快递
【融媒短评】让博物馆文创“活”起来 火下去
发布日期:2025-07-06 浏览次数:

从故宫的 “朕知道了” 胶带,到河南博物院的 “考古盲盒”,再到山东博物馆的文创雪糕,近年来,博物馆文创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凭借新奇的创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功 “出圈”,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热门商品。这些文创产品不仅让沉睡在博物馆中的文物 “活” 了起来,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走红,意义非凡。对博物馆自身而言,文创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打破了以往单纯依靠门票收入的单一模式,拓宽了运营渠道,为博物馆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也让博物馆能够投入更多资源用于文物保护和研究。于大众而言,文创产品成为了连接观众与文物的桥梁,通过这些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产品,观众能以更轻松、更贴近生活的方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将文化带回家。从文化传承角度看,文创产品以新颖的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表达,让古老的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生活,吸引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关注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然而,当前博物馆文创产品市场也存在诸多问题。部分博物馆的文创产品缺乏独特创意,只是简单地将文物图案印在文具、饰品等常见物品上,毫无新意,难以吸引消费者。另外,一些文创产品为了降低成本,导致产品品质不佳,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体验和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信任度。

要让博物馆文创产品持续 “火” 下去,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博物馆应加强自身文创团队建设,深入挖掘馆藏文物的文化内涵,结合当下流行趋势和消费者需求,打造具有独特创意和文化价值的文创产品。在生产环节,严格把控质量,确保每一件文创产品都能经得起市场的检验。同时,创新营销推广模式,充分利用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线上渠道,开展直播带货、文创产品设计大赛等活动,提高文创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博物馆文创产品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碰撞的结晶,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唯有不断创新、提升品质、优化营销,才能让博物馆文创产品持续散发魅力,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为人们的生活增添更多色彩。  

(作者:李方琳 ) 信息来源:爱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