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政府荷花路街道办事处关于印发《荷花路街道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开展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字号:
大 中 小



关于印发《荷花路街道深化农村移风易俗
开展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济历城荷发〔2024〕48号
各部门、各管理区、各村(居):
现将《荷花路街道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开展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荷花路街道办事处
2024年9月9日
荷花路街道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开展突出
问题综合整治工作方案
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就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开展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工作,制定如下指导方案。
一、总体目标
突出高额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恶俗婚闹、非法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黄赌毒等整治重点,结合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持依法依规、破立并举、因地制宜、标本兼治,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通过一段时间努力,全街道文明乡风管理机制和工作制度更加完善,乡村社会风气和农民精神风貌不断向好,现代文明理念在乡村深深扎根。
二、重点任务
(一)开展高额彩礼整治。
1.整治借婚姻索取、炫耀高额彩礼,禁止婚介、红娘、亲友等怂恿抬高彩礼金额,严厉打击婚托、婚恋诈骗等违法行为。
2.反对炫富摆阔、嫁女解困,以彩礼论身价、以彩礼保婚姻等扭曲观念;反对以买车、买房、买金饰或以见面礼、订婚礼、改口费等变相索要高额彩礼行为。
3.提倡正确婚恋观,倡导“零彩礼”、“低彩礼”,鼓励体现新时代新风尚的婚嫁礼仪习俗,树立不比彩礼比人品、不讲排场讲文明的新风正气。
(二)开展大操大办整治。
1.整治巧立名目操办酒席敛财,整治“豪华墓”乱象,整治党员干部违规操办婚丧事宜。
2.反对讲排场、比阔气等歪风陋习,反对人情礼金名目繁多、数额过高等做法,抵制奢华婚礼、奢华葬礼,反对薄养厚葬等不履行孝道义务的行为。
3.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大力倡导婚、丧、寿、节等新礼仪,提倡各地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婚丧礼俗倡导性标准。鼓励举办节俭环保的集体婚礼、旅游婚礼。倡导厚养礼葬,鼓励生态葬。
(三)开展铺张浪费整治。
1.整治迎合或纵容铺张浪费问题,抵制举办“天价酒席”等行为。
2.反对红白事宴席规模过大、时间过长、追求档次等做法,抵制盲目攀比、规格过高造成餐饮浪费。
3.提倡简约适度的婚俗理念,引导群众养成科学消费观,倡导文明餐桌、光盘行动。
(四)开展恶俗婚闹整治。
1.整治恶俗婚闹突出问题,抵制违背公序良俗、冲击道德底线、扰乱婚礼正常秩序的恶搞行为,依法打击婚闹中的违法犯罪行为。
2.反对恶意拍摄传播炒作恶俗婚闹的行为,抵制陈旧腐朽婚俗文化,杜绝组织、教唆、胁迫、诱骗、煽动他人实施恶俗婚闹。
3.提倡文明婚庆新风,传承弘扬优秀婚俗文化,倡导以文明方式参加婚俗礼仪。
(五)开展非法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整治。
1.整治在婚丧仪式中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开展低俗活动的行为,严厉打击涉及非法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的违法犯罪行为。
2.反对封建迷信活动,依法处置非法宗教活动,抵制殡葬祭祀活动乱搭灵堂灵棚、抛洒冥币、焚烧纸扎,以及占道祭车祭路等行为。
3.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大力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增强防范抵御非法宗教侵袭的能力,积极检举揭发制止非法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
(六)开展黄赌毒整治。
1.整治农村涉黄低俗表演行为,打击农村“季节性”、“纠集性”聚赌行为,严禁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
2.反对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有害信息和非法出版物,鼓励举报参与、纵容、包庇“黄赌毒”违法犯罪行为。
3.提倡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生活情趣,增强法治观念,自觉抵制和远离“黄赌毒”。
三、工作举措
(一)强化党组织领导。
1.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移风易俗情况纳入农村基层党组织年度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内容,综合治理开展情况列入村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评估内容。积极推动村党组织成员兼任农村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负责人。将深化移风易俗列为村党组织重要工作内容,纳入村党组织年度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内容,对问题整治不力、群众反映强烈的村,及时纳入“强基”村整顿范围。(责任部门:政工科、各管理区、各村)
2.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等事宜报备制度,规范党员行为,严明纪律约束,推动党员干部做好表率。实行农村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制度,搭建党员志愿服务队,积极推进农村党员在参与乡村治理,带头讲文明树新风方面发挥作用。丰富家风家教宣传教育形式、载体,细化家庭助廉、家风倡廉、阵地宣廉等举措,推进家风建设。(责任部门:政工科、纪工委,各管理区、各村)
3.持续发挥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力量。将移风易俗纳入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范围。结合第一书记相关培训,组织选派的第一书记对帮扶村相关情况开展摸底排查和整治,配合村党组织做好移风易俗工作,指导帮助村级组织制定针对性措施,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引导,努力把帮扶村打造成移风易俗示范村、样板村。(责任部门:政工科、各管理区、各村)
4.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摸底排查各街道村规民约内容,指导行政村将反对高额彩礼、人情礼金过重等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村规民约,确保全街道各村的村规民约包含移风易俗内容。发挥村委会自治动员作用,根据辖区经济发展水平和风俗习惯,对彩礼、随礼、酒席规模等提出倡导性标准,倡树文明新风。(责任部门:政工科、社会事务科,各管理区、各村)
5.强化工作培训,将移风易俗政策作为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红白理事会培训的重要内容,推动建立乡村红娘培训引导机制。开展村级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班,将移风易俗内容列入培训重点。指导村党组织带领群众修改完善村规民约,把深化移风易俗相关内容纳入其中,形成村民普遍认同和践行的行为规范。把深化农村移风易俗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内容,将移风易俗综合整治与示范片区、和美乡村建设一体推进,深入宣传移风易俗、乡风文明活动,推动齐鲁样板由表及里、全面提升。(责任部门:政工科、社会事务科、农业农村办公室,各管理区、各村)
(二)强化宣传教育。
1.指导各村居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广播、村宣传栏等阵地,全面宣传宣讲移风易俗政策和文明理念,广泛宣传移风易俗典型经验做法,教育引导农民群众。2024年9月和2025年9月,集中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教育月”活动,各部门各村协同发力,线上线下联动,形成宣传声势。将移风易俗纳入“家风家教宣讲”重要内容,号召广大妇联干部带好头、作表率,引导我街道广大妇女群众及家庭树立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培育良好家风,弘扬新风正气。(责任部门:宣传科、团工委、妇联、社会事务科,各管理区、各村)
2.大力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适时发布移风易俗针对性倡议。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注重家庭教育,培育家庭文化,建立和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责任部门:宣传科、社会事务科、妇联,各管理区、各村)
3.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移风易俗我践行”宣传活动,在各类主流媒体开设专题专栏,营造移风易俗浓厚氛围。(责任部门:宣传科、社会事务科,各管理区、各村)
4.推广“惠民礼葬”,积极倡导海葬、树葬、花坛葬、草坪葬、格位葬等生态节地安葬方式。(责任部门:宣传科、社会事务科,各管理区、各村)
5.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规范农村民间信仰事务管理,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非法宗教传播及封建迷信活动。(责任部门:统战办公室、宣传科,各管理区、各村)
6.强化以案释法,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宪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编印宣传手册和通俗读物。(责任部门:派出所、社会事务科、司法所、政法科,各管理区、各村)
7.支持和鼓励采用小戏小剧等文艺形式宣传移风易俗政策,结合“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活动,创新推出一批代表性作品,在全街道范围内进行展演。抓实和美乡村建设,持续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强化宣传发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责任部门:文化站、农业农村办公室、宣传科,各管理区、各村)
(三)强化行业监管。
1.规范婚庆、婚介、殡葬行业管理,加强审批或备案殡葬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日常监管和宣传教育,组织签订移风易俗行业自律承诺书。(责任部门:社会事务科、文化站、市场监管所,各管理区、各村)
2.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强化行业自律,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责任部门:社会事务科,各管理区、各村)
3.加强餐饮企业监管,落实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服务内容、服务程序、服务承诺“五公开”,对迎合铺张浪费设置“天价酒席”的酒店进行提醒。深入开展反对餐饮浪费宣传教育,通过发放宣传海报、签订承诺书等形式,引导餐饮企业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引导餐饮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中介组织作用,并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广泛发布倡议,培育树立典型示范企业,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简约适度的餐饮消费方式,加大对相关行业的价费监管工作力度。(责任部门:经发科、市场监管所,各管理区、各村)
(四)强化依法惩戒。
1.依法依规打击婚托、婚恋诈骗、有组织婚骗,以及恶俗婚闹、非法宗教活动、黄赌毒等违法行为。(责任部门:统战办公室、派出所,各管理区、各村)
2.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违反移风易俗规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严肃追责问责,对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形成严肃查处违规操办行为的强大震慑,为移风易俗提供坚强纪律保障。(责任部门:纪工委、各管理区、各村)
3.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借助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咨询解答、投诉处理渠道,鼓励举报移风易俗苗头性问题。(责任部门:统战办公室、热线办、社会事务科、农业农村办公室、派出所,各管理区、各村)
4.加强各类互联网平台内容管理,依法严肃查处惩戒各类非法传播行为。(责任部门:宣传科、统战办公室、派出所,各管理区、各村)
(五)强化激励引导。
1.充分发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五老”人员、好婆婆、好媳妇等群体示范作用,倡导其带头摒弃陋习,影响身边群众。(责任部门:宣传科、妇联,各管理区、各村)
2.依托美德超市、暖心食堂等应用场景,用好美德信用积分、美德贷等激励措施,对移风易俗先进典型给予激励嘉许。(责任部门:宣传科、经发科,各管理区、各村)
3.推动惠农增收,完善种植养殖、就业创业、技能培训、金融扶持等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移风易俗先进典型给予重点支持。(责任部门:农业农村办公室、各管理区、各村)
4.持续开展移风易俗类志愿服务活动,总结移风易俗经验以及典型做法,实施宣传宣讲、文明迎亲、公益殡葬、邻里互助等志愿服务项目。(责任部门:宣传科、政工科、社会事务科,各管理区、各村)
5.积极打造婚恋交友、婚前辅导、婚姻关系调适等服务平台,加强婚俗新风教育。开展“会聚良缘·相约历城”等主题的单身青年社交活动。(责任部门:妇联、社会事务科,各管理区、各村)
6.完善法律服务,为涉彩礼纠纷、引发纠纷的恶俗婚闹当事人提供高效便捷法律服务,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依法提供法律援助。(责任部门:司法所、各管理区、各村)
四、组织领导
(一)压实责任。
健全完善街道、村居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研究制定具体整治方案,指导督促村居落实整治任务。各村认真落实移风易俗有关政策措施,依托机关干部包村制度,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制定红白事流程标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优势,引导和支持村民自治组织依法出台约束性措施,深入教育宣传发动群众,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明确分工。
有关部门要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重点责任部门围绕如何在村级落地见效分别制定专项整治方案。组织部门强化组织引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宣传部门突出文化浸润,强化移风易俗宣传引导,深化文明创建;统战部门加大非法宗教活动治理力度,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社会工作部门依法依规、合理适度指导修订村规民约,完善村规民约引导约束机制;政法部门强化法治保障,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民政部门推进婚丧习俗改革,加强红白理事会业务指导和培训;农业农村部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村民增收致富,指导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优秀农耕文化建设;市场监管、商务部门加强婚丧相关市场主体的监督管理,指导推动其规范运作;共青团、妇联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引导青少年、妇女群体摒弃陋习,追求健康文明风尚。
(三)加强统筹。
各有关部门要将移风易俗综合整治融入基层党建、社会治理、文明创建,与“治理非法宗教活动”、“整治黄赌毒”等专项行动结合起来,健全相关工作体系,综合运用自治、法治、德治等手段,着力提高移风易俗工作系统性、协调性。要以增强群众获得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避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密结合基层实际开展工作,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要求贯穿整治全过程,坚决防止“一刀切”、“大呼隆”。2024年12月底和2025年12月底,各有关部门要及时上报工作总结。
荷花路街道办事处
2024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