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济南市历城区教育和体育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113701120042034700/2024-6537069
区教育体育局
2024-01-15

济南市历城区教育和体育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一、2023年度工作总结

(一)持续增加教育供给,保障群众受教育权益。计划新开工的12处基础教育设施建设项目,全部开工建设,达到考核标准;续建项目中,信轩小学、洪家楼中心幼儿园等14所学校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共新增校舍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3万个、幼儿园学位2250个。

(二)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是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公办率、普惠率分别提升至62.24%、94.91%,均超省定标准。二是基础教育优质均衡。27所学校入选全市领航、特色、新优“三类学校”及培育校。历城二中名校效应更加凸显,办学质量持续全省领跑,带动区域义务教育办学水平持续攀升。三是职业教育办学品质全省领跑,历城职专高考本科上线率全市领先,是我省唯一整体超过普高线的中职学校。四是特殊教育新增2所山东省随班就读示范校。

(三)深化全环境育人综合改革,提升教育品质。一是发展素质教育,立德树人塑品牌。①英才人才培养成绩显著。历城二中累计获6枚国际奥赛金牌和76枚全国金牌,是同时期全省获国际和全国奥赛金牌最多的高中学校,入选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②艺术、体育教育领先全省、知名全国。历城二中两个作品均获全国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节目优秀创作奖;二中舞蹈团、国乐团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生艺术团;历城二中合唱团精彩放歌“2023世界合唱节”,斩获2项金奖。继2022年夺得第一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女子U17冠军后,历城二中女足代表国家出征世界中学生足球锦标赛,七战七胜,勇夺冠军,时隔十六年后,中国中学生女子足球队再次站在了该项国际赛事的最高领奖台。③创新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成立全省首个县域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联合工作组,探索贯通式培养模式;创建“爱无巨细·情满校园”德育品牌,3个品牌获评济南市第四届中小学德育品牌。④科技教育取得新进展。1所学校被列入山东省创新素养培育学校;3所学校被评为济南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4件作品获第37届济南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举办历城区第三届青少年科技文化节,10人获评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称号。二是搭建适切平台,全面成长创佳绩。①成立历城区稼轩文学院,搭建青少年学生课外文学阅读学习和文学创作启蒙平台,推动以文育心、铸魂育人。开发建设中华文化研究与体验馆、党旗下的中国百年文学展、邮票博物馆等优质资源,开展系列一体化活动,启智润心,培根铸魂。②深化馆校合作,开拓第二课堂。充分挖掘省、市场馆资源的育人功能,历城二中与山东省博物馆深度合作,开发“知书达礼”系列博物馆课程,促进艺美融合,全环境育人;举办“海岱风 艺韵情——山东博物馆馆校融合教育成果展示暨济南市历城二中艺术团成立六周年汇演”,线上线下观看人数170余万。③在全市率先成立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命名表彰为“家校社共育”实践区建设“金推手”单位,4个单位获评济南市首批家庭教育实验基地。完成区教育系统心理辅导站工作室挂牌,提升心理工作的辐射面。

(四)探索现代化教育治理模式,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深入探索“教育集团+优质学区”办学模式。历城二中教育集团校深度探索资源共享、价值共创、管理协同,全面扩容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打造出区域优质研学等一批新亮点。二是“三强”行动赋能教育提质。全区新招聘教师800余人,数量全市最多。强课提质,20节“优课”入选省级“优课”,居全市前列。强师赋能,在全国首创义务教育教师“全员、全科、全程”培训机制,构建师资大培训格局。开展教学“大比武”,实施“教学新秀-教学能手-教学名师”梯级培养工程,30余人次获评齐鲁名师名校长、济南市第一届立德树人双领军教师、济南市教书育人楷模等综合荣誉,《新时代基础教育学段教师全流程培养共同体建设的历城模式》入选省级教师教育协同创新重点项目。强管理扩优,突出党建领航和精细化管理,打造出“新·书·人”党建品牌及“勤立童心、廉润校园”廉洁文化品牌等一批发展特色。

二、2024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及发展目标

2024年,全区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密切聚焦“锻造现代化一流教育强区”的战略定位,深入推进“433”教育工作体系,深化全环境立德树人综合改革,在目标强化、路径优化、评价深化上持续下功夫,立足新阶段,打造新优势,构建新格局,塑造新品牌,以教育高地建设引领高峰高原双驱动、内涵品质双提升,为建设省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和打造教育现代化的“济南品牌”贡献力量。

总体目标:打造四个教育高地,即教育规范管理的高地、教育内涵品质的高地、教育特色品牌的高地、教育优秀生态的高地。

(二)项目谋划及拟采取的措施

聚焦教育公平和质量两个关键点,谋划和实施一批教育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以“一争创、四推进、十重点”为发展主线,加快推动历城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争创:就是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四推进:就是深入推进四项重点工程,即教育布局优化工程、名校名园打造工程、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师资队伍优化工程。

十重点:就是聚焦十项工作重点,发力、落实,提升、见效:一是强化基层党建和全面从严治党。二是抓好全环境立德树人综合改革,争取更多案例和亮点经验在全市、全省形成有影响的品牌。三是深入推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四是深化名校建设和集团化办学改革。五是科学有序做好教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六是进一步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教育、艺术体育等区域优质教育品牌建设,深化、强化幼小初高一体化布局。七是加快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八是持续巩固、抓好“双减”工作成效。九是以点位管理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带动,抓好学校精细化管理。十是久久为功抓好优质教育生态建设。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单位概况

区教育体育局

2002

信息发布总数

20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