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济南市历城区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字号:
大 中 小



1.聚焦内涵提升,实施“提质扩优”行动,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平台。一是努力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和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示范区。二是深入实施“名校+”战略,探索“教育集团+优质学区”办学模式,历城二中教育集团58所一体化成员校和10所紧密校资源共享、价值共创、管理协同。历城二中教育集团先后与槐荫区吴家堡片区改造配建学校、起步区都市阳台九年一贯制学校签约,跨区域办学迈出重要一步。三是加快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60所幼儿园新晋升类别为省一类园、市十佳园,办园条件进一步提升,全区学前教育普惠率、公办率均超省定标准;基础教育4所学校上榜济南市书香校园;历城二中获评省级特色高中,5个学科入选济南市普通高中学科基地;职业教育9个专业全省首批入选初中后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点名单。采取教育集团扩容、资源均衡配置等措施,推动“薄弱校带一所强一所、新建校建一所成一所”,秋季开学,5所中小学、10所幼儿园投入使用,新增义务教育学位9000个、幼儿园学位4500,新招聘教师700余人,全市数量最多。
2.聚焦启智润心,实施“五育融合”行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一是落实“以教育教学为中心”,高考成绩持续领先。历城二中保持特招线上线率、高分段学生数以及考入清北、C9高校、“985”高校人数“3个全省领先”;历城职专职教高考上线率80%,全省领先;中考指标实现新提高;全市抽测八年级语文、数学、地理、信息科学四门学科,我区都处于全市高质量高均衡区域,语文和数学均为全市第一名。二是坚持优质特色发展,“三张名片”更加闪亮。学科竞赛不断登顶:在第33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科竞赛中,历城二中勇夺2金1银,2人入选国家集训队并获清北资格,获金牌数及入选国家队人数均居全省首位,截至目前,历城二中共获得国际奥赛金牌6枚、全国金牌78枚、银牌66枚,是同时期全省获得国际和全国奥赛金牌最多的高中学校;在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历城二中59人获奖,2人进入省队,均为全市第一;在全国决赛中,获金、银牌各1枚。艺体品牌熠熠生辉:历城二中“光的奇迹2024年新年音乐会”,线上线下观看人数500余万;“勤志之夜”草地音乐会,万人大合唱咏唱出积极向上的青春主旋律,展示了“勤志”学子的新风貌;今年,一大批高三毕业生进入清华美院、中央音乐学院等中国知名艺术学府深造。校园足球续写辉煌: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高中女子组决赛中,历二女足勇夺桂冠;截至目前,历二女足获1个世界冠军、2个全国冠军和多个省市冠军;历二男足、女足携手晋级第三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总决赛;唐冶中学女足、双语学校男足、里仁学校男足都成为在省市具有较强实力的社团队伍,多次取得优异成绩,目前,全区28所学校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人民日报》报道了我区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典型经验。科创教育再创佳绩:历城区入围济南市首期中小学科学教育引领区,14所中小学校入选引领校;历城二中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中小学生创客中心,全区中小学校资源共享;历城区少年科学院为发展学生特长搭建了适切平台,截至目前,累计收到学生创意100多万份,申请到国家专利4367项。三是深化全环境立德树人综合改革。成立全省首个县域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联合工作组,93所中小学校与12所驻区高校共探贯通式培养模式,承办了山东省暨济南市大中小学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发布了历城区德育工作矩阵,表扬了首批62所“爱无巨细·情满校园”星级校园;《人民日报》、中共山东省委深改办《改革与创新》、《济南日报》头版头条均刊发了历城经验。四是坚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成立历城区大中小学美育联盟,承办了山东省高中美术特级教师工作坊培训等活动,发挥中华文化研究与体验馆、西方经典绘画500年美育展等阵地作用,组织全区中小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以美润心,培根铸魂;党旗下的中国百年文学展馆被认定为“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五是构建“校校有团、项项有队”全方位成长机制,举办科技节、体育节、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活动育人,社团提升,促进广大学生全面成长、交流互鉴、展示风采:历城二中王梓铭同学上榜中科大2024少年班,全省唯一;全区12位学子斩获山东省青少年歌手大赛奖项;7首师生原创校歌获省教育厅“唱响未来”校歌大赛奖;全区7所学校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中小学课程实验基地、济南市劳动教育示范校,五育融合、多点开花的高质量发展态势日异凸显。
3.聚焦守正创新,实施“改革增效”行动,促进现代化教育治理活力激发和能级提升。一是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在全国首创义务教育教师全员、全科、全程培训机制,组织5600余名教师教学大比武、暑期大培训;实施新一轮“三名”计划,选拔一批教师、校长(园长)、班主任进行为期3年的重点培养;制定年轻干部培养方案,实施近距离项目式考察、淬炼、提升;坚持质量中心、管理固本,持续推动强课提质、强师赋能、强管理扩优“三强”行动步步深入,今年以来,2人入选全国模范教师,1人入选齐鲁教育名家培育工程,5人入选省特级教师、省优秀教师,1人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580余人次在省、市、区基本功大赛、优课评比、课例展评等活动中获奖,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担纲主力。二是深入实施习惯养成教育,与点位管理密切融合,为学生终生成长涵养根基。召开三年总结大会,对25所点位管理示范校颁奖授牌。三是巩固深化“双减”成果。健全完善行政处罚机制,扎实推进校外培训综合治理。“证照不全”违规培训治理查处317家,“证照齐全”培训机构监管指导941次。四是坚持数智赋能,持续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创新打造历城教育“创小智”平台,实施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基于数智赋能的精准教学模式改革。
4.聚焦条件优化,实施“要素保障”行动,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一是营造共同参与、共兴教育的正能量,今年,计划开工建设的10个教育设施项目已有9个开工,大辛南区X-2地块中小学项目,计划11月份开工建设;历城职专北校区建设项目施工单位进行渣土清运工作,为挖槽做好前期准备。二是党建领航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勤志先锋 党建赋能”六大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党建品牌打造,构建“党建+教育教学”双融双促生态圈,涌现出“新·书·人”等一批济南市“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和“勤立童心、廉润校园”廉洁文化品牌。三是把守牢安全稳定底线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重点领域安全风险专项治理等行动,坚决防范重大安全稳定事故发生,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四是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区部署,以校园食品安全、膳食经费管理、教辅材料征订等为小切口,抓好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其中,全区区属55所学校共65所食堂,就餐师生95000余人。暑期,区教体局对辖区55所学校共65所食堂经营模式进行整改,合同到期的63所学校均已整改为自营模式,2所学校食堂合同不到期继续延用委托经营模式。9月份开学以来,65所学校食堂运营正常。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