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城区里仁学校小学部2023-2024学年教学工作总结
字号:
大 中 小



奋楫笃行抓质量,栉风沐雨求发展,我们一直秉承这样的工作理念。一学期来,教务处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思路和具体目标,深耕细作,充分发挥教务处指导监督、整合推进、贯彻落实的工作职责。继续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学管理,加强师资教师队伍建设,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科学落实课程计划,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且行且思,推进规范管理
学期初我们修订了《学校教学工作实施方案》以及《教学工作一日常规》等一系列具有很强操作性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工作的职责和流程,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确保制度落到实处。使教学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轨道。
(一)一看,备课情况。教研组根据教学计划,确定备课主题,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按照学科、年级或教学内容组建备课小组,根据教学进度,制定详细的备课计划,包括备课时间、地点、内容等。在规定的时间内,备课小组成员齐聚一堂,共同研读教材、分析学情、设计教案。主讲教师分析一单元或一章节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罗列出主要知识点,题型,谈教法设想、学法指导等,大家围绕这些内容再展开讨论,达到共识。注重形式多样,结合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同时还要强调反馈评价,以使在下一次集体备课中扬长避短。个人备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重点查看教案使用效果,有无上课教案两张皮的现象。
(二)二听,课堂教学。我们加强了日常巡课力度,通过巡课反馈,确保课堂教学水平提升。校长带队,业务领导包组,常态化与教师沟通,了解教学进程等等,以便在听课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评价教学情况。通过“预约课”“推门课”等安排,领导下沉一线,走进课堂,走近师生,共同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共商解决策略。针对巡查中发现的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我们点对点地进行提醒,并持续关注,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三)三谈,师生调查。教导处分段随机对教学工作进行师生访谈调查,深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双方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在访谈结束后,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和问题。针对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为教学工作的优化提供参考。同时,将访谈结果,确认后,计入量化考核结果。(四)四查,教学常规。教导处按计划每月正常开展教学常规检查活动,每次检查都认真组织,详细布置,并按要求填写检查记录表,及时反馈、整改,针对问题再次进行复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质增效,真正做到“以检查促规范,以规范促提升”。
二、深耕细作,夯实教学研究
(一)教研团队系统化
学校已逐步建立起一个高效、专业、有活力的学校教研团队,为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力支持。从学校内部选拔具有教学经验丰富、热心教研的教师加入团队,确保团队成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组建多样化的教研团队,包括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以便在教研过程中能够互相学习、交流经验。
“双减”背景下,进一步加强了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发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在教学教研中的引领作用。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促进组内教师们在实效、共享、研讨、互补、创造的教研氛围中不断进行学习和反思。
(二)培训研讨全面化
本年度,教务处继续沿用“1+X”多元培训方案。“1”条课标学习主线,“X”多元能力提升学习拓展,全面提升教师综合业务能力。学校制定新课标学习方案,并辅以课改培训、课堂模式、大单元教学设计、项目化学习、作业优化设计等内容,线上线下相结合培训。学期累计学习10余次,每位老师撰写笔记、心得百余篇。
(三)青蓝工程常态化
开学初学校就召开了“青蓝工程”新老教师结对仪式,以“引领、结对、加压、优先、关爱”为原则,发挥老教师、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青年教师在班主任工作、学科授课、论文撰写、课件制作、教育授课科研等方面快速成长。
(四)家校合作共同育人
学校通过各类培训会,教给家长科学的育人方法,每学期安排全员家访活动,加强家校共育。架起了学校和家长交流的桥梁,听取了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途径,取得了积极地效果。
教导处安排了两次家长会,开学初和学期中,科任老师谈近期学生的学习情况,向家长汇报并作以指导,以谋求合作,与家长的沟通坦诚、适度、合理。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密切家庭与学校的联系,共同关注孩子健康成长。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学校教学工作始终秉持“以仁为伴,敦行致远”的办学理念,深研教学,深耕课堂,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忘初心,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