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城区唐冶小学2024-2025教研工作总结
字号:
大 中 小



教以精进,“研”途花开,依据本学年教研计划,全体教师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着力打造高效课堂,以新课标为抓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的,采用多种教研形式开展教学工作,力求教研工作做到“严、真、细、实、快”。回首走过的路,我们收获种种,也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现作出以下总结,既是总结来之不易,亦是展望未来之路。
一、解读新课标,把握新方向
进一步领会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精神,准确把握新课标要求,进一步组织全科组教师进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深度学习。这场研读立足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分别从课标的修订原则、初中数学新旧课标课程内容的比较、教学应用实践理解等三方面进行解读,在活动中老师们认真学习,积极讨论;通过本次新课标的学习,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新课标的课程内容和变化,明确用新课标理念来指导教学的必要性,为老师们以后的教学提供了一些新思路和新方法。
二、抓好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常规检查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立足之本。本学期各科教研组扎实做好教学常规检查及教师课堂教学评估工作,每月检查一次总结一次,对标上级部门要求,全面落实教学常规,以高标准的常规工作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1. 备课。各教研组采用单周集体备课、双周教研组集体开会的形式,落实备课、听评课、磨课等教研活动。教师们按照开学初的计划安排,按时完成主题教研活动,如:传达学校教学教研工作布置会会议精神,落实各项教研工作,在期中、期末考试前进行复习备考,考试后进行试卷及成绩分析,以年级组为单位召开成绩分析会,研读最新版课程标准,写好业务学习笔记,将新课标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2.听、评课。为深入了解学校常态下的课堂教学情况,真实了解教师在自然状态下的课堂教学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打造高效课堂,本学期我校开展常态化推门听课活动。听课科目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法、历史、地理、生物等。推门听课这一活动的开展与有效推进,是对教师的鞭策和激励,不仅加强了我校教学常规管理的力度,增强了教师“向课堂要质量”的意识,还对“双减”政策的落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打造真正意义的高效课堂。
3.精品公开课。本学期各教研组还在每个年级每个学科推出一节精品课。这一节精品课,凝结着主讲教师的心血与汗水,也体现着组内教师的集体智慧,在反复的磨课中,无论是主讲教师还是听课者都受益匪浅,本学期通过精品课打造活动,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和引领作用,激发了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热情、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的提升,实现新老教师共同成长。
4.作业。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学生作业是教学效果的具体呈现,也是教学质量的表现形式之一。为了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师的质量意识,关注学生学习效果,本学期,在教务处王振勇主任带领下,每个月月初会对全校各年级各科作业进行一次全面督促检查。检查过程中,老师们互查互学,从学生作业书写工整程度、有无纠错、有无二次批改与是否设计分层、创新作业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各年级教师认真检查,分工明确,并将检查的结果和存在的问题详实地记录下来,对于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的办法。
三、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更新教育理念
1.区级教研活动
在区教研室的领导下,积极参加校外教研活动,每次结合教学实际把听课状况及时反馈交流,群策群力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难题。
2.校级教研活动,开展精准集备,推动主题研究
根据学期计划,每周进行组内教研活动,听课、评课、集中备课、解决教学问题,使每一位老师从中都能有收获,有思考。备课组依从以点带面,以面导点的集体备课形式,定时定地点定主题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每周一次集体备课研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内容有讨论有关重难点的处理方法,作业的设计,小专题学案的设计,交流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并探讨解决方案,还有如何培优扶差,教师的解题讲题命题等,保证备课组活动取得实效,使老师对教学有更深层次地理解和系统性地把握。只有深研教材才能抓住本质,让课堂充满专业味儿!
3.开展独具特色的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学期各教研组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如:绘图比赛、制作思维导图、制作拼贴画、作文比赛、朗诵比赛、手抄报比赛等等,力争让每一位学生和谐、有个性地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唐冶小学教师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让教研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