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城区易安小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
字号:
大 中 小



本学期,我校教科研工作始终围绕“以研促教提质量,以教助研促发展”的核心思路,聚焦课堂教学改革,以课题研究为引擎,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着力提升教育科研实效,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注入动力。现将本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落实情况
(一)强化学习赋能,筑牢科研基础
1. 更新教育理念: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采用“专题讲座+分组研讨+案例分析”的模式,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最新教育政策与理论。通过每月一次的集中学习和自主研读相结合,引导教师将《课程标准》的新要求融入日常教学,撰写学习心得与教学设想,促进教育理念向教学实践转化。
2. 推动全员研究:以“说学教育的实践”为核心课题,鼓励教师从日常教学问题出发,将课题研究融入备课、授课、反思全过程。通过“发现问题—设计方案—实践验证—总结调整”的闭环,让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
3. 拓展交流平台:除线上教研外,增设“跨年级教研组联动”活动,每两周开展一次主题研讨,由各组长轮流主持,分享研究进展与困惑,通过集体智慧破解难题。同时,邀请校外专家进行线上指导,拓宽教师研究视野。(二)优化课题管理,提升研究实效
1. 完善课题体系:在市级立项课题基础上,梳理校级子课题,形成“总课题引领、子课题支撑”的研究格局。各课题组按季度制定研究计划,明确阶段目标与分工,科研室定期跟踪进度,确保研究有序推进。
2. 强化过程监管:通过“推门听课+资料抽查+成果汇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课题研究的动态管理。每学期组织两次校级课题中期汇报,要求课题组展示研究课例、阶段报告及学生反馈,促进研究落地见效。 (三)注重成果转化,彰显科研价值
1. 加强成果梳理:引导教师将研究过程中的成功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教学模式,如“分层互动教学法”“情境化任务设计”等。同时,鼓励教师结合研究撰写论文、教学反思,本学期共收集各类成果20余篇。
2. 积极参与评比:针对性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科研成果评选,邀请有经验的教师进行赛前指导,提升成果质量。本学期,我校教师在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12项,较上学期增长20%。
二、工作中存在问题
当前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教师对课题研究的系统性认识不足,成果总结缺乏深度;校级课题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度有待提高;青年教师的研究能力需进一步培养。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阶段,我们将从三方面改进:一是开展“科研能力提升专项培训”,重点加强课题设计、数据整理、论文撰写等技能指导;二是实施“青蓝结对研课”计划,由骨干教师带领青年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三是建立“科研成果奖励机制”,对优秀研究成果给予表彰,激发教师研究热情。
教科研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唯有持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今后,我校将继续营造“人人爱研究、事事能研究”的氛围,让教科研真正成为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成长的有力抓手,为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