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城区科学技术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字号:
大 中 小



一、2021 年工作总结
2021 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历城区科技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通过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推进科技创新生态建设等举措,有效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了人才创新活力,使产业承载能力有了大幅增强,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作用更加突出,科技强区、人才强区建设基础得到夯实,全区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高能级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1. 积极参与科创大走廊基础设施规划两年行动推进计划。成立了历城区实施科创大走廊区域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组建了由区长任组长,副区长任副组长,各主要职能局、相关街道一把手为成员的历城区实施科创大走廊区域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及由科技局局长担任工作专班办公室主任的整体工作推进机制,全力推进科创大走廊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2. 助推形成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创新圈。在超算中心落地 4 家平台科技公司及 5 个“5150”引才培增计划市双创大赛创业项目,为创新圈高层次人才高地建设及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同时积极为济南超算技术研究院、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提供申报各级工程计划,指导申报省外专双百计划、人才改革试验区人才政策等服务。指导“济南市智慧中药房(宏济堂智慧药房)”项目申报济南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揭榜挂帅”项目,并顺利获批。
3. 参与支持山东省泉城实验室、济南粒子科学与应用实验室建设。统筹实验室入驻超算科技园的协调及入驻后配套服务工作。一是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办公楼场地问题;二是协助实验室做好人才引进及协调建设超算二期人才公寓;三是协调解决关于租金、消防整改、配电扩容以及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等事宜。
4. 建设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先后组织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8 家单位申报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获批山东农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1 家。
5. 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全年争取市级以上科技经费2.42 亿元;落实兑现区级科技创新扶持资金 3419.05 万元,其中区级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资金达 1672.35 万元,有效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二)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
一是获批北斗智能精准定位技术集成及区域服务业创新示范、奶牛生物育种关键技术研发与优秀种质培育、小麦突破性种质创新与高产广适新品种选育 3 个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立项。二是全年完成科技型企业入库532家(年度任务410家)。三是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量占比由 4.5%提高到 5.9%。
(三)科技支撑作用发挥明显
1. 区域科技实力不断提升。2020 年全区 R&D 经费投入达到 30.8 亿元,比上年增加 9.4 亿元,经费增长达 43.9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3%提高到3%,比重增幅达到30.4%。
2.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逐步增强。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动全区科技成果转化,今年我们制定出台了《济南市历城区促进校企合作激发创新活力实施方案》。为配合实施方案同步开展了“产教协同联谊会”、“科创历城博士行”、“校企政研发联合体”三大行动。全年共举办活动 8 期。促成了包括济南鲁新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与济南大学合作共建“济大——鲁新新材料研发中心”等多项校企合作成果。全区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 58.59 亿元。
3.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今年以来,为突破传统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模式,科技局引入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模式的转变。新的培育模式将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由原来的“后置审核”调整为“摸底培育”—“前置预审”—“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后置审核”五个环节,实现了培育流程的再造。根据新流程形成了“挖掘一批、培育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路径,使高企申报通过率有了较大提高。全年完成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137 家,累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量达381 家。
(四)人才驱动创新基础得到夯实
一是先后获批山东商业职业学院-基于人工算法的生产高级排程系统、山东微波电真空技术有限公司-空间行波管大规模智能柔性制造技术与工艺方法研究 2 个国家外国专家项目;获批山东省“海外工程师”支持计划 1 人;通过济南市人才改革试验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快速认定”获批海外紧缺急需人才 2 人。二是获批济南市一事一议顶尖人才计划-杰出人才 1 人,获批“5150”引才倍增支持计划创业人才(团队)6 人。三是推荐济南智臻匠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金服创业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 7 人次申报创客导师;推荐 17 名农业科技人员申报省级农业科技特派员;推荐 6 人申报企业科技特派员。新培养技术经纪人初级 17 人,中级 1 人。
二、2022 年工作计划
2022 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创新机遇,按照推动省会东部现代化强区建设的总体布局,凝神聚力,开拓创新,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夯实科技事业发展基础,为“科创济南”建设提供历城力量。一是继续推动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助推科创大走廊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圈建设,进一步增强对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济南超级计算研究院、泉城实验室、粒子科学与应用技术实验室及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平台的科技服务力度,结合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推动先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二是建设高层次人才集聚地。积极围绕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济南超级计算研究院、泉城实验室、粒子科学与应用技术实验室及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平台及重点科技企业部署招才引智工作。重点做好火炬计划、海优计划、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省双百计划、泉城系列人才工程等申报工作。通过不断提高人才服务能力和水平,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争取以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创新圈为主体打造历城区高层次人才集聚地。三是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展科技型企业入库培育及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培育更多科技领军企业,夯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同时结合区委区政府对传感器产业的部署要求,积极培育和发展传感器产业,推动传感器产业在历城区创新发展,使之成为支撑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支柱性高新技术产业。四是优化科技政策体系,扶持科技企业创新发展。在积极为企业争取国家省市科技政策支持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济南市历城区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政策》的兑现力度,扶持更多创新发展。五是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 携手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济南市历城区促进校企合作激发创新活力实施方案》,不断开展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探索。继续大力推进“产教协同联谊会”、“科创历城博士行”、“校企政研发联合体”三大行动,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六是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全面提升科技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全局工作人员的科技管理能力及创新服务水平。坚持深入企业调研,倾听企业心声,掌握企业创新诉求,切实为企业破难解困。力争以一流的服务水平推动全区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在核心技术、高端产品、自主研发等核心竞争力上实现突破与提升。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