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奕婷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历城区与山东建筑大学全面战略合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山东建筑大学作为历城区的学术高地和创新中心,近年来,历城区政府高度重视与山东建筑大学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力求充分整合地方与高校的资源与优势,充分发挥历城区政策、资源、产业和空间优势,以及山东建筑大学的人才、学科和科研平台优势,围绕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创业就业等重点领域,开创互惠互利的校地合作新模式,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学校教育科研水平提升注入新活力。
一、城市更新
历城区以“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为目标,将城市更新作为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抓手,构建了“4+8+N”城市更新体系,覆盖洪楼广场、东风、全福立交东、宋刘四大片区,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
随着我区城市更新工作的快速推进,各大片区城市更新工作成效显著,通过规划引领、片区统筹、功能兼顾推进项目建设多点开花,有力支撑了片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面。其中,洪楼广场片区作为全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的重点片区之一,为高标准、高水平开展洪楼广场片区建筑方案设计,打造独特历史风貌区、洪楼国际步行街、地上地下站城一体开发典范,综合国内外市场,兼顾业态招商、征拆时序及整体风貌,采用方案国际征集招标方式选取顶尖规划设计团队,为后续实施地块找方向、定标准。2024年1月,项目实施单位组织由国家勘察设计大师、山东建筑大师等组成的专家评审会,对国际设计方案进行评审打分,最终以美国GP建筑设计事务所方案为主,吸收借鉴其余四家设计方案的亮点与特色,开展方案设计整合,以济南传统的荷花、莲叶元素,进行创意性当代演绎,同时结合百年洪楼教堂元素,创造独特的建筑立面语言呼应周边丰富的文脉肌理,创造体现济南文化精神的公共空间场所。
下一步,我区将以洪楼广场片区规划设计方案作为对照,深入贯彻规划引领、科学布局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工作。通过专家咨询、方案比选、公众参与等多渠道开展规划设计优化提升,建立开放包容的设计方案征集平台,我们诚挚欢迎山东建筑大学为我区的城市建设出谋划策,为片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指导,共同打造高品质城市空间。
二、乡村振兴
我区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事业发展,积极加强与高校及涉农科研机构的合作。例如,省农业科学院在历城建立了多个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唐王街道种业聚集区也已初具规模。依托这些平台,历城区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致力于打造区域性种业技术研发中心、成果转化基地和人才培育高地。同时,当前行业也存在从业人员老龄化问题,高水平年轻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匮乏的现象亟需解决。
下一步,历城区将进一步完善人才支撑体系,充分发挥驻地科研院所和科技小院专家资源的作用,通过专家驻点服务重点解决育种、加工等技术难题。同时,制定本土人才培育计划,健全引才、育才、聚才、用才长效机制,着力培养高素质农民,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种业发展;切实加强与属地高校的联系,充分利用院校的专业和平台优势,结合历城区的优势产业,探索更多合作模式。例如,借助抖音直播带货等形式,推动农产品线上销售,提升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同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利用高校师资力量,结合农民教育工作,培育一批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乡土人才。并计划联合省内知名高校开设种业相关专业课程,并借鉴山东锦尚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张小兰教授团队在蔬菜分子育种领域的成功经验,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三、人才培养
我区始终将人才住房保障作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举措。依据《济南市高层次人才购房补贴申请发放实施细则》,自2020年以来,为驻济企业就职且经市委人才办认定的A、B、C、D类高层次人才;驻济企业新引进的全日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驻济高校新引进的全球TOP200高校毕业的博士研究生;驻济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市属及区属事业单位新引进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累计发放购房补贴资金2亿元(其中全日制博士、硕士毕业生分别给予15万元、10万元购房补贴),吸引高层次人才1798人。
下一步,历城区将继续积极推进新市民、青年人租赁住房补贴和人才购房补贴发放工作,按照规定及时审核租赁住房补贴和人才购房补贴申请,落实满足青年人才的住房需求。
四、科技创新
历城区高度重视与山东建筑大学等辖区内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在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方面,完善平台体系,加速集聚高能级创新资源。2024年,山东建筑大学的济南市新污染物治理技术重点实验室等14家实验室获批市级重点实验室;济南空天信息山东省实验室揭牌成立,省实验室达2家(全市3家);加强对山东建筑大学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建筑结构鉴定加固与改造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智能建筑技术重点实验室的支持力度。一季度以来,区科技局强化走访辖区内各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力度,加强对接沟通与创新政策宣传,支持、帮扶有条件的高校院所申报市级重点实验室。优化“双创”孵化链条。加快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双创园区”全链条科技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全区众创空间总数达到25家;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依托的孵化载体3家。在推动科研成果本地转化上。一是推进概念验证中心建设。概念验证中心通过技术与商业化双重验证,将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促进优秀研究成果的商业化应用,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围绕我区主导产业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现有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领域概念验证中心各1家,成果转化渠道更加畅通。二是发挥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桥梁作用,构建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针对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整合资源起到枢纽作用,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服务模式。线上依托历城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数字化对接;线下开展“稼轩会客厅”“专家学者历城行”专题活动,为特定行业领域、高校院所、企业主体、投融资机构搭建沟通渠道。2024年我局组织线下路演活动十余次,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24亿元,位居全市前列。
下一步,历城区将紧扣“校地企协同创新”主线,持续深化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机制,聚焦产业发展需求,构建“政府搭台-高校赋能-企业领衔”的联动体系,强化高校、产业、资金等要素精准对接,支持高校与企业联合申报省、市重点项目,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科创动能。
五、创业就业
立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山东建筑大学办学方向,历城区将大力支持山东建筑大学师生在历城区开展实践锻炼,充分发挥共青团的阵地资源优势和青年学生的专业技能优势,在促农增收、志愿服务、文化建设等领域开展相关共建活动。同时,历城区及港沟街道将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协调辖区企业、农业合作社等资源,促进学校与辖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政府引导、高校支撑、企业参与”的创新发展生态,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济南市历城区科学技术局
2025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