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区乡村振兴第四季度工作进展情况
11370112004203091E/2024-6554804
区农业农村局
2024-01-02

历城区乡村振兴第四季度工作进展情况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脱贫攻坚成果更加巩固。今年新纳入监测帮扶对象18户46人,全部落实相关帮扶政策;积极争取市级衔接资金2500万元,全力推进荷花路街道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积极推进帮扶政策落实,为脱贫享受政策人口180人代缴居民医保8.478万元,落实脱贫帮扶公益岗229人,雨露计划补助脱贫学生92人,补助资金13.8万元。深入推进东西协作和定点帮扶,与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协作的“穆聚斋”项目正式投产。

产业发展更加强劲。全市首个盒马村落户历城区,“历城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认定为第三批省级产业园区,完成“莓丽谷”省级示范区建设并通过验收。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9.99万亩,总产量10.73万吨,平均单产357.54公斤/亩。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7.9亿元,同比增长5.7%,排名全市第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893元,同比增长7.3%;全区大棚草莓种植面积2.8万亩,年产量7.9万吨、总产值13.5亿元,衍生带动产值近20亿元,草莓主产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3233元,高于全区15%。

就业渠道更加畅通。开展“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7场,提供就业岗位3103个、15332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6674人;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3331个,培训高素质农民193人,49名农民通过初级技术职称评审,推荐14名农民参加职业农民中高级职称评审;农村人力资源流通服务平台介绍就业3582人,培训48期、1933人。

乡风民风更加文明。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现区、街道、村居全覆盖并全面达标,打造省市级示范所站21个、市级以上文明村镇90个,“四角”建设品牌在全国志愿服务大会展示。深化移风易俗,董家街道姚家村、唐王街道韩西村入选全省第二批“百佳红白理事会典型案例”,姚家村典型做法被中国文明网选用刊登。深化文明惠民,为农家书屋采购图书28462册,放映公益电影3192场次,以第一书记李洪文为原型改编的电影《二十二万公里路》成功举办首映礼。港沟街道、彩石街道东泉村成功创建为省级精品文旅名镇、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荷花路街道“村超”联赛营造了“百姓足球”氛围,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亮丽名片。

城乡融合全面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成交297宗,交易额达1.5亿元,率先在全市实现线上竞价交易,成交8宗,金额293万元,成功获批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农村承包地规模化流转率达68.1%,位居全市第一,完成18个试点村(3个市级、9个区级和6个自主开展)农村“三变”改革试点任务,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农房)88宗,盘活总面积1.6万平方米。我区获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共富”单元全省唯一示范区县。

乡村环境更加优美。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高标准打造朱家村、甄家村2个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完成新户厕改造1100户,完成11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2处黑臭水体治理,黑臭水体实现清零,建设“四好农村路”63.963公里,新建5G基站934个,港沟街道芦南村被评为第四批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升。

基层治理更加有效。优化调整村党组织书记6人,命名7个村级头雁书记工作室,选树10名区级头雁导师。动态优化调整第一书记队伍,新选派59人,优化调整18人,同时打造1名第一书记驻村、1家企业帮村、1个社区联村的“1+3”帮扶共建格局,推动112个城市社区结对共建,实现村集体收入30万元以下村第一书记及社区结对共建全覆盖。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党建联合体”建设,成立19个联合党委,覆盖95个行政村,建设项目25个。全区168个村实现债务清零。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单位概况

区农业农村局

2435

信息发布总数

28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