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玉琴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发挥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主渠道作用,实现多渠道就业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现答复如下:
一、开展“益企发历”服务中小微企业活动
近年来,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组织多部门联合举办现场政策宣讲会,针对科技提升、税收返还、稳岗就业、人才扶持等多领域政策,开展解读、申报辅导、案例分享和答疑。通过举办金融服务特色活动,联合银行、金融担保等机构打造“金融集市”,展示品类丰富的金融产品,为企业提供融资咨询和指导。特别是根据片区特点,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流程、全周期的金融服务。同时,依托“泉融通”线上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服务企业融资需求,实现高效对接。与专业管理咨询和培训机构合作,针对中小微企业管理需求,邀请山东稼轩人才集团首席顾问高传贵等专家围绕品牌、研发等主题授课,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助力企业“降本、提质、增效”。多部门协同合作,深入历城区
各片区,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为中小微企业送政策、解难题、促发展,致力于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政企良性互动机制,推动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拓宽渠道,搭建就业桥梁
全力拓宽就业渠道,2024年举办“春风行动”“职引未来 筑梦青春”“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70余场,4190余家企业热情参与,累计发布岗位10.6万余个,为求职者与企业搭建起高效对接的平台。
一是深耕“社区微业”,挖掘就业潜力。坚持党建引领,在全区重点培育清荷人力资源公司、芦南云台人力资源公司等8个领头雁式劳务公司,带动周边村民就业600余人。精心布局基层就业服务网点378个,成功打造出“荷你在一起”“数字溪山”等极具示范引领性的社区微业服务品牌。挖掘社区就业潜力,创造更多灵活就业和辅助性就业岗位,2024年开发“妈妈岗”225个,让有就业意愿的居民得以兼顾家庭与工作。打造“企业+社区平台”社区微技能模式,与丽阳神州、小优快工等专业机构合作,打造就业服务中心店,利用“培训讲堂”开展技能培训,2024年阳光大姐组织开展家政培训10余场,培训人员680余名,实现就业120余人。
二是打造“乐业历城”,破解信息难题。为有效解决求职招聘中信息不对称、可供选择余地少的问题,创新开发“乐业历城”就业服务平台。借助该平台,企业和居民足不出户便能发布和获取招聘信息与就业政策,实现岗位自主匹配、政策精准推送。目前平台累计发布就业岗位10515个,登记求职6857人,推送岗位信息7126条、政策13153条。
三是完善灵活就业政策体系。通过建立就业困难人员动态数据库,根据其就业意愿和个人情况实施分类帮扶,落实社保补贴政策,提升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积极性。2024年,发放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1240.2万元,惠及就业困难群体7742人次,全区就业困难人员新增就业1035人。
三、“技能照亮前程”行动赋能高质量就业
以“四个对接”为引领,深化“技能照亮前程”行动,聚焦驻区高校、企业、街道,优化培训体系,推动高质量就业创业。
一是服务高校学生,打造“全链条”培训。开展“学技能好就业送技能进校园”活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整合培训资源,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对接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需求,引入优质机构开设“订单班”“微专业”,提供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紧缺技能培训。
二是强化企业职工培训,助力转型升级。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产业链链主企业开展岗前、转岗及高技能人才培训,自主确定培训模式。推动“校企”资源共享,共建实训基地,开发前沿课程,促进设备、技术、师资双向流动。
三是扩大城乡劳动者培训,建设培训品牌。利用多渠道宣传政策,通过“线上问卷 + 社区走访”摸排城郊街道劳动者需求,形成“紧缺工种目录”。鼓励培训机构建设“培训赋能驿站”,打造“需求+培训+招聘+就业”一体化模式。优化“线上+线下”培训,依托“乐业历城”等平台推送公益课程,满足多元需求。
济南市历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