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节后复工复产安全提示
字号:
大 中 小



春节假期结束,将迎来复工复产高峰期,安全防范不可疏忽大意。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严把“安全关”,认真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的要求(即落实管理机构,落实管理人员,落实管理制度;设备有使用证,人员有操作证;设备依法检验合格;有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有演练记录),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台账,保障安全资金投入,强化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加强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同时必须将特种设备的安全工作纳入企业复工复产方案中,确保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确保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特种设备安全无小事,只有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为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做出贡献。
一、为什么说节后是安全事故的易发期和多发期呢?
春节之后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易发多发,有统计显示,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设备停用:春节期间,一些特种设备可能会停用一段时间。在停用期间,设备可能会受到环境因素、腐蚀、生锈等影响,导致设备性能下降或出现故障。
2. 人员变动:春节后,员工可能会有一定的人员变动,包括新员工入职、老员工调岗等。新员工可能对设备操作和安全规程不熟悉,容易出现操作失误。
3. 思想麻痹:经过假期的休息,员工可能会对安全工作产生麻痹思想,忽视一些安全细节和操作规程。
4. 设备维护不当:节后复工复产时,可能会因为时间紧张或其他原因,对设备的维护和检查不够细致,导致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5. 高强度生产:一些企业为了赶订单或完成生产任务,可能会在节后加大生产强度,设备超负荷运行,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6. 安全管理松懈:企业在节后可能会放松对安全管理的要求,安全制度执行不到位,安全监督不力,从而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为了避免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应在节后加强对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强化安全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同时,员工也应提高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共同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
二、节后开工,这些安全检查不能漏
节后复工复产,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提高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复工复产把好安全关,绷紧“安全生产弦”,上好“开工第一课”,敲响“安全警示钟”!这些安全检查不能漏!
1. 设备检查与维护:在复工前,对特种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设备的运行状态、安全防护装置、电气系统等,修复或更换存在故障或损坏的部件,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 人员培训与教育:对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等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醒他们注意操作规程、安全事项和应急处理方法。重点培训新入职或调岗的人员,确保他们熟悉设备操作和安全要求。
3. 制定复工复产方案:制定详细的复工复产方案,明确各项安全措施和责任分工。考虑到节后可能出现的人员变动、设备停机等情况,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和设备使用。
4. 安全管理制度审查:复查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其有效性和执行情况。特别是对于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维护保养制度、应急预案等进行审查和更新。
5. 现场安全管理: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人员遵守安全规定,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6. 应急准备与响应:制定并演练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人员。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行动。
7. 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与特种设备监管部门、检验机构等保持沟通联系,及时了解安全法规和标准的更新,确保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符合要求。
8. 安全文化建设: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通过安全宣传、奖励制度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总之,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节后复工复产时,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要建立长期的安全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三、预防事故,做到一案、两签、三试、四收、五查
节后快速调整状态恢复生产,安全工作尤为关键、尤其重要。为预防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除了要上好“安全第一课”外,还要做到“一案、两签、三试、四收、五查”。
一案:
制定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和具体任务,确保有序复工复产。
两签:
1.员工复岗要签到报告,确认人员就位情况。
2.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责任。
三试:
1.试调度,调度是生产经营的核心,调度有序平稳是安全生产关键。
2.试设备,大型设备要试车运行,常用工具设备要空载试用。
3.试防护,防护用品、保障设备等要试用,检验效能。
四收:四个节后收心法
1.开安全会议,统一思想,提出安全工作要求;
2.做安全培训,就岗位安全知识和技能做培训;
3.做安全承诺,组织员工开展安全承诺活动;
4.做安全警示,通过事故案例等开展警示教育。
五查:
1.查思想状态,掌握员工的思想、情绪,有序疏解和调整。
2.查培训交底,对上岗前的安全培训情况和技术交底情况进行重点检查。
3.查安全措施,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和整改情况。
4.查安全记录,对各部门、各岗位执行安全工作的记录档案进行检查,把控程序执行。
5.查违章作为,对作业现场各类“三违”行为进行检查和纠正。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