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城区2023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字号:
大 中 小



根据审计法规定,历城区审计局依法审计了2023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工作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济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审计委员会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项目突破年”工作部署,持续推进“4433”工作体系,聚焦民生政策落实、民生资金管理和民生项目实施,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努力为现代化强区建设保驾护航。
2023年8月至2024年7月,共出具审计报告21份,披露问题316个,促进政府增收节支1.15亿元;提出审计建议36项,推动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10项。
一、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0.12亿元(其中:实现财力106.42亿元),支出100.80亿元,结转下年5.62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65.49亿元,支出64.41亿元,结转下年1.08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685万元,支出2657万元,结转下年28万元;社保基金收入9.04亿元,支出8.84亿元,当年结余2039万元。从审计情况看,区财政等部门不断规范预算管理,统筹财力促发展、保稳定、惠民生、防风险,财政运行总体较好。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分配管理和财政资源统筹方面
1.一般公共预算与其他预算间边界不清晰。一是2023年区财政局在一般公共预算中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类支出4,943.68万元,二是2023年区财政局在一般公共预算中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类支出29,500万元。
2.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全面。7家预算单位的追加资金超当年预算的40%。
3.部分专项资金未支出。一是4家预算单位的19笔年初预算资金3,603.33万元未支出;二是3家预算单位的3笔追加预算资金1,132.50万元未支出。
4.部分存量资金盘活不及时。93家预算单位上级补助、项目资金结转结余8,854.61万元未及时清理盘活。
(二)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和绩效管理方面
1.未制定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措施。区财政局未能按照《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济政发〔2022〕8号)文件要求,就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形成具体措施意见。
2.部分预算项目绩效指标设置不合理。抽查2023年度一亿元以上预算项目发现,部分项目存在绩效指标内容重复、未具体量化的情况。
(三)国有资产管理和政府采购方面
1.基础性管理工作薄弱,部分固定资产未入账。一是个别单位已建成的项目未计入固定资产。二是个别单位原镇办企业遗留房产未计入固定资产。
2.政府采购进度缓慢。24家预算单位的31个工程或货物类政府采购合同签订时间晚于《山东省政府采购管理办法》要求的11月30日。
二、重大政策、重点民生资金和重点项目审计情况
(一)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落实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1.部分衔接资金项目未真正实现造血功能。截至审计日,个别办事处使用衔接资金建设的项目暂时闲置或不具备使用条件,未真正实现造血功能。
2.部分样板村项目设施破损,施工质量不佳。一是个别街道办事处部分样板村工程未按设计要求使用重型五防井盖;检查井井盖、污水管道破损。二是荷花路街道办事处朱家庄村建设的菌菇馆内漏雨、室外小广场地面破损,部分道路硬化质量欠佳。
3.部分项目进展缓慢。一是荷花路街道办事处王家闸村建设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约定2023年11月20日完工,因项目各环节间衔接不到位,截至审计日仍未完工。二是荷花路街道办事处朱家庄菌菇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项目,约定2023年12月14日完工,截至审计日仍未完工。
4.部分涉农项目监管不到位。一是部分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完成后,未设置便民设施,未能真正发挥便民作用。二是个别办事处2022年建成的便民服务中心,截至审计日仍未入固定资产账。三是部分样板村建设的无线监控设施闲置。
(二)老旧住宅小区整治改造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1.节能改造工作推进缓慢。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0年至2022年未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2023年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对2个小区进行了节能改造,涉及17栋,面积64251.32平方米。截至2023年底全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符合条件尚未改造的607栋,面积217.65万平方米。
2.超规定标准采购,致使多支付代建费68.13万元。2023年实施老旧住宅小区整治改造项目,项目建设管理费按标准计算为76.27万元,根据相关规定,代建费不应高于项目建设管理费。代建单位采购招标文件显示,项目中标价144.40万元,超过规定标准68.13万元。
(三)科技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1.对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材料初审把关不严。一是审计发现1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数量与要求不符、申报材料中的财务数据与实际不符,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二是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已不具备资格,仍享受税收优惠,其中1家企业营业范围不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范围内且高新技术产品收入低于营业收入的60%,1家企业研发费用总额比例低于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3%,审计期间,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机构已撤销2家企业高新技术资格。
2.科技成果创新创造力转化效果不佳。抽取31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支出和高新技术产品收入情况发现:一是11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投入逐年减少,2022年较上年平均减少34.46%,2023年较上年平均减少30.52%。二是11家企业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减少幅度较大。2023年收入较2021年共减少收入10,017.52万元,下降67.94%。
3.部分众创空间利用率较低。济南万城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运营的科苑万创汇众创空间于2019年被市科技局认定为市级科技企业众创空间,自2019年5月至2024年2月分别与37家企业签订孵化协议,截至审计日,该众创空间孵化的企业、团队实际仅剩余4家,企业入驻利用率较低。
三、国有企业财务收支情况
1.重大事项决策制度执行不严格。一是历城国资集团投资设立山东铭洲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集体研究。二是历城国资集团在集体研究未通过的情况下仍投资设立山东金谷利民餐饮连锁有限公司。
2.未对参股公司进行投后管理。2020年8月历城国资集团与其他三家公司投资成立泰豪汉唐新兴产业母基金(济南)合伙企业,实际出资1125万元。投资以来,历城国资集团一直未获取过该公司的会计报表,也未采取其他管理措施,无法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3.部分资产出租程序不合规。一是未执行国资集团总经理办公会会议决议,个别房产出租价格较低。二是部分资产出租增加转租环节,形成租金收入差距83.92万元。三是部分实物资产闲置,位于天桥区桑梓店镇丁口村北的土地一宗,面积50.06亩,自2022年5月11日一直闲置。
四、审计建议
(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强财力保障。聚焦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构建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政策和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益,坚持有保有压,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支出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二)加强资金与资产监管,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强资金监管,积极推进财政资金全流程管控,构建全面财政监督体系;强化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规范使用;建立监督机制,确保各项管理活动规范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与资产管理水平。
(三)全力提升财政资金绩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强化项目库管理,加强财政资金支持项目的跟踪问效,加大绩效评价和结果运用力度,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完善政策、调整预算安排有效结合。加强政府债务、国有企业负债监督管理,及时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严肃财经纪律约束,压实各方责任,推动审计发现问题标本兼治,促进完善长效机制,对整改不力的严肃问责。
本报告反映的是此次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对这些问题,区审计局依法征求了被审计单位意见,出具了审计报告、下达了审计决定,有关部门和单位正在积极整改。区审计局将跟踪督促,年底前报告全面整改情况。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