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2025年建议提案办理总体情况和吸收采纳情况
字号:
大 中 小



2025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全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和上级决策部署,全区退役军人各项工作行稳致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区政协提案委的指导下,对承办的政协提案进行了认真办理和落实,已按照规定时限全部办理完毕,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 基本情况
今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共承办政协提案1件,办复率为100%,满意率达100%;未收到人大建议。
二、 主要做法
(一)分类处理,精准对接。对可直接采纳的提案,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执行时间表。对需逐步采纳的提案,纳入工作计划,分阶段推进,定期向提案人反馈进度。对不采纳的提案,需“一对一”与提案人沟通,详细解释理由,争取理解。
(二)强化沟通,双向互动。办理前主动联系提案人,确认提案核心诉求,避免理解偏差。办理中定期通报进度,邀请提案人参与调研、座谈,结合意见调整方案。办理后通过书面、会议等形式反馈结果,同步收集提案人对办理效果的评价,形成闭环。
(三)跟踪督办,确保落地。建立台账,对已采纳的提案,登记任务内容、责任部门、完成时限,动态更新落实情况。督查问责,定期核查,对推进缓慢、敷衍落实的情况进行通报,督促整改;将办理成效纳入年度考核,强化责任意识。
三、意见采纳情况
散葬烈士墓迁移保护工作是一项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工作,关乎烈士尊严荣誉,关乎红色文化传承。虽然目前工作中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但我们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存在的问题,稳步推进散葬烈士墓迁移保护工作。一是全面排查梳理,分类推进。通过实地走访、查阅档案资料等方式,多次实地调研,对每一处散葬烈士墓的具体位置、保存状况、周边环境、亲属信息等进行详细摸排登记,建立完善工作台账,全面掌握散葬烈士墓的基本情况。全区共有烈士纪念设施62处,其中1处集中安葬点(港沟街道)和2座散葬烈士墓(华山街道)已被确定为文物保护范围,我局对其长效有序管护,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二是明确工作目标,压实责任。成立专项工作专班,组织召开散葬烈士墓迁移保护工作部署会,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压实各方责任,秉持“应迁尽迁、集中管护”原则,深入基层逐户走访烈士亲属,充分倾听、尊重其意愿,扎实有序推进散葬烈士墓迁移保护工作。借助清明节等特殊时间节点,积极动员各方力量,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做好烈士遗骸迁移、安葬仪式等工作,组织开展集中安葬活动,确保整个过程庄重、肃穆、规范。截至目前,已成功迁移散葬烈士墓24座,占全市总数66座的36.4%。三是强化监督管护,常态长效。统筹推进革命烈士陵园提升改造与零散烈士纪念设施集中迁移保护工作,构建起“保护—传承—教育”三位一体的管护体系,各街道对辖区内散葬烈士墓建立管护台账,明确相关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管护责任,建立健全定期巡查制度,同时,利用上级拨付的专项资金对散葬烈士墓进行系统维护,扎实做好巡查、清理、管护、祭扫等工作,确保烈士墓体坚实牢固、碑文字迹清晰可读、主体建筑完好、周边环境整洁肃穆,充分发挥烈士纪念设施的红色教育功能。四是深挖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加大英烈故事的收集整理力度,向社会公开征集英烈档案资料,通过捐赠者回忆、专家讲述、史料印证等形式,讲好红色故事,推动“红色故事”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发动街道、社区、高校、企业退役军人服务站等社会力量,通过开展“尊崇英雄、缅怀英烈、争做先锋”“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等系列活动,累计开展红色宣讲52场,接待参观、祭扫群众5万余人次,激励党员、学生等群体带头讲好英雄故事,带动更多人加入守护英烈忠魂、关心关爱烈属队伍,进一步充实红色守护力量。
下一步,历城区退役军人局将围绕全方位构建济南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11483+N”推进体系目标要求,始终保持“高质量”的奋斗姿态,不断凝聚“创一流”的精神状态,提能力、强基础、促改革、建队伍、转作风,推动历城退役军人工作走在前、开新局。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