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济南市历城区卫生健康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11370112MB2806497M/2025-6633556
区卫生健康局
2025-02-13

济南市历城区卫生健康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今年以来,区卫健局在区委区政府坚持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化“4433”工作推进体系,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根本宗旨,立足主责主业,锚定发展目标,优化全人群全周期全方位健康服务,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基层服务能力,强化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圆满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济南云天使护理院被国家卫健委命名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董家卫生院、华山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唐冶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家医疗机构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被国家卫健委发文表扬;历城区无结核社区工作作为全省唯一区(县)在国家级中美项目专题会议上作典型交流发言,环境卫生工作在全省环境卫生工作会议上作典型交流发言,医养健康、招商引资、妇幼健康等工作分别在全市专题会议上作典型交流发言;区中医医院在省卫健委等部门联合举办的山东省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区妇计中心《增补叶酸,助力生育健康好宝宝!》在省基卫首届“健康科普”主题宣传月作品征集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孕育健康未来》节目荣获市“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科普大赛”一等奖;区疾控中心在市卫健委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健身气功·八段锦”比赛中荣获中青年组一等奖;《集成联动 精准发力推动医疗服务领域“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提质增效》被区委改革办选定为改革典型案例进行推广。

一、2024年度亮点特色工作

一是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研究制定《历城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实施方案》,围绕指导思想、创建目标以及工作任务,成立了财政、发改、人社等13个相关部门参与的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部门联席会议,召开了全区卫健系统调度会10余次,对照评审标准逐条逐项分解任务,现场督导完成区中医院、区妇计中心、疾控中心、15家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3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97家村卫生室;7月份,顺利通过省级评审专家组的现场评审。

二是推动落实全区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会同财政、人社等12部门联合下发《济南市历城区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建立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开展定期督导和调度;坚持问题导向,召集相关区直部门及10个有推进任务的街道,召开工作调度会3次,村卫生室产权公有占比率49.49%,村卫生室改造提升完成率100%、6S管理实施率100%,实现起背式观察床智慧化随访设备覆盖率100%,“七有四提升”任务完成率100%。

三是顺利通过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市级认证。依据国家省市“3 个预防方案、3个消除行动计划、1个评估手册”要求,区卫健局牵头建立“历城区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工作部门协作机制”,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历城区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3—2025年)》,明确工作目标和部门职责,组织专项业务培训,进一步规范预防标准,10月份,成功通过市级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认证工作。

四是持续做好计生协工作,成功获得国家级“暖心家园”和“家庭健康服务中心”项目点。坚持“强组织、重宣传、优服务、固平台”工作思路,积极开展优生优育指导、青春健康教育、计生家庭帮扶、家庭健康促进等计生工作,全福街道名辉豪庭社区被中国计生协授予国家级“暖心家园”项目点,王舍人街道恒大城社区被中国计生协授予国家级“家庭健康服务中心”项目点;7月15日,中国计生协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何翔调研基层协会工作,充分肯定了历城区家庭健康服务阵地建设工作。

五是扎实做好人口家庭发展工作,用人单位办托育机构实现突破。全区备案托育机构,可提供托位数5258个,千人口托位数4.70个,其中,有7家机构获得全市托育机构示范点;城发汇美婴幼中心成为全市首家市级“泉心托”公建民营示范单位,“泉心托历城二中托育中心”作为全区首家用人单位办托机构,填补历城区无用人单位办托育机构的空白。

六是扎实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全面建立老年健康支撑体系,截止目前,全区提供安宁疗护服务医疗机构,覆盖率100%;全区60-64岁老年人第一次医养结合服务率91.71%,65岁及以上老年人第一次医养结合服务率100.78%,60岁及以上部分失能、失能、失智老人摸底调查率100%、服务率81.73%;2024年新增2家;开展历城区脑健康促进行动,全区认知功能初筛率42.01%、转诊率4.84%;完成4家全托养老服务机构与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1+3”医养签约服务,实现在营全托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全覆盖。

七是扎实开展医疗机构行业安全专项整治。研究制定《历城区医疗机构行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对辖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机构行业安全专项督导,聚焦审批准入标准落实、医疗机构校验审查开展、药品耗材安全管理、医疗设备设施管理、诊疗安全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紧急救治职责落实7个方面内容,对52家医疗机构发现的100余条问题进行督促限期整改,做到闭环管理。

八是认真做好医疗行为“三规范”专项行动。根据市卫健委《关于印发2024年度全市医疗行为“三规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研究制定《2024年度全区医疗行为“三规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组织专家组开展检查。

九是持续加强医疗卫生质量管理。制定《关于印发历城区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工作规划的通知》《关于印发历城区医疗质量提升年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历城区医疗服务提质增效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诊疗行为和医疗服务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健全全区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体系,对辖区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病历内涵质量情况、护理质量工作等方面进行检查督导,提升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质量管理水平;规范医疗机构执业标准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交现场校验进行现场查验;组织专家对我区具备核酸检测实验室资格的公立机构和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督导检查,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限,逐项认真整改。

十是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研究制定《历城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治疗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历城区免费救治救助工作,会同医保局对申请门诊慢特病医保待遇资格认定中存在困难的部分患者,开通严重精神障碍门诊慢特病医保待遇资格认定绿色通道,提高历城区整体救治救助服务水平;会同公安、政法委等部门和街道,以肇事肇祸和潜在暴力倾向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疑似患者为重点,对0至2级患者及3级以上患者实施分类管控、精准识别,严防肇事肇祸问题发生;在做好日常监管工作基础上,加大国家、省市重要节点、重大活动期间的管控力度,特别对排查发现的3级及以上患者及有肇事肇祸倾向的人群,第一时间依法依规收治入院,对患者不能自行就医或监护人无力送医的,会同相关部门(街道)配合送医,切实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管尽管”。

十一是促进“三医”协同治理工作。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区中医医院完成检验检查、影像诊断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实现患者发票、费用清单打印“一站式”服务;分别选派中医专家到甘肃东乡县、康乐县和临夏州开展支医帮扶与对口协作;组织区中医医院与东乡县5家乡镇卫生院签订东西部协作帮扶协议,并开展业务指导和技术交流等工作,培训医护人员1225人次;实现政府办11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薪酬绩效自查全覆盖。

十二是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累计答复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39件,其中,人大建议7件、政协提案32件,代表和委员满意率100%;做好2件重点提案“政协提案回声”栏目录制和回头看活动,按要求将政协提案、人大建议办理过程、答复意见、反馈意见、评议结果上传至历城智慧政协提案管理系统,网上评议率100%、公开率100%。

十三是全面加强公共卫生安全工作。启动儿童免费牙齿窝沟封闭工作,累计检查儿童10342人次;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服务项目完成率81.13%,婚检率92.53%,孕检查体覆盖率87.86%,高风险人群咨询指导率100%;清理病媒生物孳生地924处,临街单位门前卫生整治2149个;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宣传活动458次、实践活动384场;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清理整治活动537次,清除垃圾堆物787吨。

十四是加强卫生监管和安全生产工作。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机构60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3家、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2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1家,立案20件;累计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2起,开展重点传染病研判分析3期(手足口病1期、布病2期),风险评估9次;邀请第三方安全生产专家组织开展5轮次“解剖式”安全生产现场检查及警示反馈会,覆盖24家监管单位;医疗机构风险点管理巡检完成率94.61%;受理43件信访事项、5件人民网留言,领导阅批率、按期办结率100%;统筹协调办理12345市民服务热线交办件6757件,服务过程满意率100%。

二、下步工作计划

2025年,区卫健局将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继续深化“4433”工作推进体系,对标“勇当排头兵、建设强省会”目标任务,加快推进唐治医院新区建设,持续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创新中医药传承发展,探索实施疾控与卫生监督纵深融合,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安全,推动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

1.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提升年活动。进一步提升“中医馆”和“中医阁”基础设施及内涵建设,按照《中医馆提档升级建设标准》,规范设置中医诊室和治疗室,配备满足日常中医医疗服务需求的设施设备;提升中医药文化氛围,增添中医健康知识宣传读物和影像器材,更好为辖区居民提供“简、便、验、廉”中医药服务;持续开展中医药特色疗法推广活动,充分发挥中医药基地的辐射、带动、引领作用,综合提升区域内中医药特色疗法挖掘整理、保护传承、科学研究、创新发展、应用推广能力,不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2.继续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继续积极协调市立三院为服务人口较多、群众需求较高的村卫生室配备远程心电图机,打造历城区心电一张网;继续推进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示范点建设,打造工作亮点和观摩路线,以点带面推动村卫生室提升改造。

3.推进疾控卫生监督融合发展。按照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新要求,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工作实际,进一步整合工作职责,在统筹做好重点疾病防控、卫生监督工作基础上,通过职能联动、角色集成、岗位轮转等方式模式,加大业务培训力度,优化不同板块协同机制,强化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传染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卫生监督力量,保障和提升卫生执法办案质量水平,推动疾病预防与卫生监督融合纵深发展。

4.扎实做好计生协工作。做好计生协会业务培训,积极采取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组织家庭健康指导员业务培训;实施“暖心行动”,进一步开展失独家庭关怀活动,落实东风、鲍山、荷花路、山大路、唐冶、港沟六个街道新建“暖心家园”建设工作;继续开展青春健康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完成历城职专和鲍山街道城市之光青春健康俱乐部建设工作;做好国家级家庭健康服务中心项目工作,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提升家庭成员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做好唐冶街道创建市级“向日葵亲子小屋”建设和“空中课堂”讲座组织活动,继续做好优生优育指导站建设工作;做好企事业单位建协会示范点创建工作,推选出新建企事业单位计生协3个,创建规范标准的示范点1个。

5.提升医疗卫生机构质量建设。一是巩固提升看病就医不够便利专项整治成果,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对发现问题和群众反映问题真正整改到位,不断优化诊疗环境,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二是持续提升医疗质量,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病历书写质量,提升护理服务、检验检测和药品使用管理质量;三是继续以医疗行为“三规范”专项行动为切入口,推动建立整改长效机制,持续规范提升行业作风;四是实现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上有所突破,积极与市立三院和各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召开联席会议,推进区域间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完善连续通畅的双向转诊服务路径,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6.加快推进托育机构有序发展。推进社区嵌入式托育机构建设,鼓励有条件的街道作为建设主体,在社区(小区)公共空间采取公建公营、公建民营等形式举办普惠性托育机构,在居民适宜步行范围内提供婴幼儿托育服务,满足社区居民托育服务需求;按照“补建一批、改建一批、配建一批”原则,在新建居住区加强配套托育服务设施建设,在已建社区利用可盘活闲置房屋、空闲用地等存量资源,优化提升托育服务设施和服务能力。

7.持续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加强医疗卫生领域重点人群服务保障工作,发挥家庭医生联系群众和主动服务作用,利用门诊、义诊、健康宣教等方式,提高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管理率,做实做细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加大妇女儿童健康保障力度,实现孕妇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全覆盖,确保“两癌”筛查工作质量和受益度;加快妇女保健门诊标准化建设,提升妇女保健服务水平。

8.持续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持续开展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项目,推进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两次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评估、失能老人摸底调查及健康评估工作;巩固安宁疗护试点成果,基本建成安宁疗护体系,形成基本固定服务模式,健全标准规范及质控监督机制基,提升接受服务人数和社会满意度;制定《2025年历城区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工作方案》,对新增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进行评审,坚持全员跟进,全面铺开,对辖区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指导督促,不断提升老年患者看病就医满意度。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单位概况

区卫生健康局

1186

信息发布总数

5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