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关于《济南市历城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解读
字号:
大 中 小



一、政策背景
2020 年,全区上下坚决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两手抓、两不误”,扎实做好“六稳” 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围绕“四个历城”建设整体工作布局,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实现全域全面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自我加压,锐意进取,步步为营,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态势。
二、决策依据
坚持“两手抓、两不误”,扎实做好“六稳” 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围绕“四个历城”建设整体工作布局,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实现全域全面高质量发展为目标
三、出台目的
一是经济总量稳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二是结构效益不断优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48%,R&D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增长5%。三是开放发展取得突破。进出口总额增长15%,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5%。四是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9.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四、重要举措
(一)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大力实施产业能级提升行动。确保年内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5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再增加1.2个百分点以上,建设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2家以上,建设5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深入实施“链长制”。完善12个重点产业链发展工作方案,创新工作推进机制,压实工作责任,推动产业链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取得明显成效。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推动商贸、餐饮等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一批品质化、精细化、差异化的特色商圈。继续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和知识型服务业占比,推动服务业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全面促进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持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全力推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并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二)加强双招双引,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加强招商引资。实现“以经济分析指导招商引资,以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强化招才引智。完善区重点产业人才扶持政策体系,办好“智汇历城名师讲堂”,做优“稼轩人才社区”服务生态,引进高层次人才500名以上。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对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和企业提供“主题套餐”定制服务,完善区街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构建全面对外开放格局。高标准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快建设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一带一路”枢纽城市供应链产业园等重点项目。抢抓RCEP协定成功签署有利机遇,在更大范围内加强产业协作,助力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拉动我区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三)抓牢项目建设,激发跨越发展新动力。加强项目谋划。2021年全区共谋划规模投入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项目196个,年计划投资1005亿元。强化要素保障。编制并推进《历城区2021年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切实做好项目用工、用地、资金、水电等基础保障。加强对上争取。抢抓新增中央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机遇,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争取更多优质项目列入省、市计划。
(四)强化精细管理,提升城市品质新形象。加强生态环保力度。高标准实施黄河堤防绿化提升工程,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打好节能、减煤、控车、抑尘、禁燃“组合拳”。管好用地准入,对土壤污染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予以严厉打击。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实施电厂北路、济钢新村中路、蟠龙路等40条市政道路建设,整治提升10万平方米城市道路和42公里农村公路;全力推进220千伏世纪、华山,及110千伏张马、围子山、雪山、田庄输变电工程建设,持续加大5G场景应用推广力度,实现5G网络深度覆盖。打造宜居美丽城市形象。推进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张马屯遗址公园、济钢城市森林公园建设,提升区域形象和活力,打造城园一体的美丽宜居城市。不断细化城市管理水平。实施总建筑面积48.62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9个,打造春晖路、温梁路中段等14条绿化特色道路,强化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五)加强民生保障,书写美好生活新篇章。加大民生支出保障力度。实施精准预算,坚决压减一般性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财政用于民生支出比重保持在80%左右,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努力增加居民收入。努力稳定就业形势。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55万人。推动教育更优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建成启用彩石高中,新建中小学、幼儿园16所。扩大医疗服务供给。健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推进电子健康卡应用和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建设中医工作室2个,提升改造国医堂12个。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成19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全力解决好回迁居民生活保障,启动4个保障房项目。提升文体事业水平。全力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争取新建泉城书房2处、健身设施80处,举办历城特色品牌赛事或大型体育赛事4场。维护安全稳定。继续推进网格、热线、舆情、信访“四线并治”,夯实市域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秩序,坚决防止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五、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
解读机构:历城区发改局
咨询方式:0531—88023897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