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2024年重大决策事项)《济南市历城区行政执法履职尽责容错纠错实施办法 (试行)》实施后评估报告
11370112004203737J-A/2025-6684376
区政府办公室
2025-08-29

(2024年重大决策事项)《济南市历城区行政执法履职尽责容错纠错实施办法 (试行)》实施后评估报告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济南市历城区行政执法履职尽责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试行)〕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行政执法水平,推动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工作涉及履职尽责容错纠错工作机制落地见效,调动和保护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中的积极性、主动性。经过专家论证会、业务研讨会、内网定向征集意见、社会公开征集见、风险评估等程序,充分体现民主立法、科学立法要求。其法律法规依据主要有《山东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山东省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办法》《济南市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等。

现根据重大行政决策及政务公开程序要求,对一段时间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研究提出了下一步推动规划实施的思路举措。

一、《实施办法》(试行)实施完成情况

《实施办法》(试行)颁布后,区司法局牵头以培训为先导、以监督为载体、以协作为加强,全面落实《实施办法》(试行),效果明显。

(一)强化人员培训强化应知应会

思想是行动的向导。《实施办法》(试行)与每一个执行主体、每一位执法人员息息相关。全区现有区级行政执法主体44个(30个部门和14个街道办事处),现有执法人员1510人(街道184人,部门1326人)。今年以来,将《实施办法》(试行)有机融入专题培训,着力提高对《实施办法》(试行)熟悉程度,做到全员无遗漏,培训全覆盖。全区执行人员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三轮不同主题培训。一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组织各街道办事处、各行政执法部门负责同志、行政执法类公务员、法制审核人员共560人开展培训,组织满4年的行政执法人员231人完成6930课时的公共法律知识更新培训课程,完成行政执法资格认证公共法律知识培训123人次,提高勇担当守规矩意识。二是“涉企执法专项培训执法能力规范化培训班”:区司法局印发《历城区提升涉企行政执法能力培训工作方案》,组织全区1510名执法人员进行线上、线下培训学习,专项培训“鲁执法”平台“行政检查”“执法办案”“执法证管理”使用、涉企柔性执法培训等内容,培训对象涵盖全区涉企行政执法全链条执法人员,切实掌握先行先试履职与容错标准。三是坚持以考代训,全面提升执法规范化能力素质:坚持以考代训,通过行政执法资格考试、行政执法主持人资格考试等方式,扎实提升全区执法队伍专业化水平。今年全区共42人取得行政执法资格,55人取得行政执法主持人资格,参考人员合格率100%,优秀率分别达到76%和91%,共14人考试满分。抓住入门之初认知再建“黄金期”,建立知敬畏时警惕意识。

(二)强化执法监督强化实战实效

抓早抓小抓苗头,在执法监督过程中,建立涉企行政检查“1234”工作体系,采取“预约式”服务+执法方式,推行涉企行政检查“年规划”“月计划”“规上企业月公示”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涉企检查质效,有效减轻企业迎查负担,全面落实《实施办法》(试行)精神。一是全面摸清情况靶向施策。围绕我区执法检查频次、程序规范、企业满意度等要素,区司法局通过开展线下座谈调研、组织线上问卷调查、向企业发放“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明白纸”等方式,摸排梳理全区涉企执法领域存在的多头检查、检查频次过多、不遵守法定程序等五个方面突出问题,坚持靶向施策、精准发力。二是有力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动态调整涉企检查事项清单403项、执法部门联合检查场景清单111个,建立“无事不扰”事项库涉及涉企检查事项61项。今年以来,全区47个执法单位(44个区级执法主体+生态环境局、公安分局、消防大队)共开展涉企检查1537次,同比压减33%,7月份联合检查率75.16%,居全市各县区首位,扫码入企率100%。三是优化提升涉企执法方式。全面拓展“无感检查”应用场景,推广应用“无人机巡飞”“无人船巡航”“云勘察”“监控执法”等非现场执法模式,区交通运输局设置10处非现场执法点位(超限运输)、区生态环境局非现场执法占比达到45%以上。创新推进“柔性执法”监管模式,区市场监管局、区人社局等执法部门探索推进“行政指导培训+服务执法”“自行和解+改正不罚”等服务式监管模式,将服务贯穿执法全过程。今年以来,全区共不予处罚41件,从轻处罚1090件,减轻处罚705件,为市场主体减免罚款近3142.91万元(以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和生态环境为主)。

(三)强化协作配合强化全程全控

横到边竖到底,多部门联动实施全过程全控制,是保证《实施办法》(试行)效果的重要环节。一是协同纪检监察合力推进。区司法局与区纪委监委建立规范涉企执法“双专班”,实行定期报告、协同推进,通过开展联合督导、进行实地检查、进行全区通报、组织约谈问询等方式,强力推进、力求实效。目前区司法局共编发工作动态21期,协同纪委监委解决涉企联合检查率偏低等问题7个。二是多渠道广泛收集突出问题。在区政府门户网站、区司法局微信公众号、大众号(党媒)发布《征集历城区规范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线索的公告》,公开执法监督电话、邮箱和地址。同时,全面梳理排查2024年以来涉企行政执法信访、投诉、举报、12345热线转办案件等,广泛收集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目前共梳理相关问题2461条。三是聚焦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纠治。对征集到的各类问题线索,区司法局对接区纪委监委进行联合会商研判,根据问题性质区别纠正查处。对专项行动推进不力的工作类问题,比如未按规定时间报送文件材料、不履行备案手续、开展联合检查不规范、查纠整改不到位等问题,由区司法局在全区进行通报,要求按时整改落实到位。经通报未按规定时限、规定要求落实整改的问题,由区司法局对接区纪委监委派驻组进行联合约谈问询,要求相关部门(单位)做出说明,没有正当理由不落实整改任务的,作为问题线索移交区纪委监委查处。对涉及涉企执法程序不规范、“四乱”、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执法、执法标准不一致等问题,由区司法局列入执法监督范围,启动执法监督程序,以执法监督建议书等方式予以纠错。对可能涉及相关执法人员违法违纪的问题,由区司法局作为问题线索移交区纪委监委派驻组,进行甄别查处。目前,经会商研判,大多数问题均属于工作推进不力类问题,已通过问题通报、集中约谈的方式,整改落实完毕;其中2件作为问题线索移交区纪委监委派驻组,其中一件区委纪委监委已经立案查处。

二、《实施办法》(试行)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法治政府是依法治国整体方略的关键枢纽,行政执法则是法治政府的集中体现。行政执法履职尽责容错纠错则是密不可分的一体两面,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原则总结教训总结经验。我区正处于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内外部挑战、长短期矛盾并存,为《实施办法》(试行)实施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和困难挑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依法行政规范行政的认识还不到位。工作中粗放执法情形被得到有效遏制,但苗头性问题仍然偶有发生。

二是智慧化促公开公平建设仍任重道远。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技术运用能力不足,制度体系建设不完善,存在低效重复建设,顶层设计不足,部门模块间协调发展不足,数据治理基础环境建设、大数据智能化协同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力度仍需加强。

三是部门间配合尚不完全顺畅。已经初步建立起部门间配合,但在具体实践和政策机制创建上还没有完全形成闭环,政策性通道还没有完全打通。

三、进一步推进实施的建议

群众满意执法有效,立而常备数字不显,是《实施办法》(试行)真正起到作用的表现。提出以下推进建议:

一是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完善区、街道两级融合发展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和部署推动,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统筹重大政策研究制定,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督导重点工作推进,夯实部门责任分工,加大落实情况协调调度,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有效落实。

二是树立靠前服务理念。推广如区应急局“教育为主+处罚为辅+长效监管”、区市场监管局“行政指导培训+服务执法”、区人社局“自行和解+改正不罚”等本区先进经验,通过靠前服务、提前普法、帮助整改等特色服务模式,将服务贯穿执法全过程,坚决避免以罚代管等情形。

三是多措激发内驱动力。加大执法部门行业监督力度,自上而下指导推动各级执法部门,在系统内推动形成规范涉企执法的行业细则;加大基层执法人员培训力度,通过线上培训、开展执法业务比武等方式,组织开展一系列针对性强、提升效果好的培训活动。

济南市历城区司法局

2025年8月29日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单位概况

区政府办公室

2273

信息发布总数

0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