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打造‘山水彩石’文化品牌”的建议收悉,我区高度重视,责成区文化和旅游局、彩石街道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乡村旅游提质增效
近年来,我区重点谋划彩石街道乡村旅游发展,以彩石街道东泉村、青龙峪村、玉河泉村为重点,依托现有自然和人文资源,以美丽乡村、生态田园为主体打造历城特色精品民宿,以重点乡村旅游点为核心,整合推介精品乡村旅游线路。一是加大民宿建设力度。在2022年济南市“泉城人家”星级民宿评定中,彩石东泉村山乡后院民宿13间民宿客房被评为四星级、7间客房被评为三星级,青龙峪村的青龙墅民宿(12间)和百草居民宿(8间)被评为“泉城人家”二星级民宿。二是以景区理念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指导协助彩石街道各村庄创建省级景区化村庄,目前玉河泉村、青龙峪村、东泉村、捎近村4村已成功创建为省级景区化村庄。三是乡村好时节活动成效显著,“乡村好时节”是省文旅厅全新打造的乡村旅游品牌。依托特色农产品和现代农业园区,组织街道、村庄举办特色旅游活动。2022年,彩石街道青龙峪村在山东文旅频道成功举办线上桃花节,万名观众上网“云赏花”。
(二)研学旅游全面发力
2022年初,由区文化和旅游局、区教育和体育局牵头成立了历城研学推进专班,聘请专业研学公司共同谋划、推进历城研学旅行的发展,首期打造了“海纳百川,鱼跃龙门”等多条研学游线路以及核心素养、习惯培养、研学专题等课程。同时加强研学与其他产业融合,打造“乡村研学”等区域游新模式,东泉村万悦生态农场举办蜜薯、萝卜、花生、玉米等采摘活动,开展《无人机航拍训练》《魔术之泉》《千垒石墙》等研学课程,为学生打造优质的“行走”课堂,拓展农旅融合空间,推动乡村产业经济转型升级。
(三)不断形成特色产品体系
2021年初,鲁商东泉村三产融合发展项目签约,加速推进一二三产充分融合。经过精心谋划,该村在产业发展方面已经有了清晰脉络—与鲁商集团合作开发三产融合项目,以“深山遇见老济南”为主题,重拾东泉文化、复兴东泉商街,演绎老济南老屋傍清泉、小巷石阶的惬意生活,并在项目中植入文旅、康养、观光农业三大产业,联动内部文化资源与外围生态资源,形成特色产品体系。
(四)文化惠民活动送到家门口
近年来,区文化和旅游局“一村一年一场戏”戏曲进乡村、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书画创作、送福字等常态化文化活动持续在彩石街道举办;每年为彩石街道42个行政村农家书屋配置图书4000余册;为老树峪、岔峪村、青龙峪村等村分别配置了5万元的基层文化设施设备用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为彩石街道顺欣吕剧团争取济南市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示范点称号,并为剧团配置价值2万元的音乐器材。系列文化惠民活动提升了彩石街道的公共文化设施水平,辖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不断丰富。
(五)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在深入挖掘梳理历城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区文化和旅游局成功打造了历城区线上文化场景集中展示平台、历城区文化资源基础数据库—历城区公共文旅云平台,其中,彩石街道“玉皇山”“透明山”“砧子崖”等景点及故事传说均收录其中,向广大市民介绍、展示彩石的历史文化;发源于彩石街道的女娲补天的传说、葫芦烙画两个项目相继被评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女娲补天的传说成功入选市级项目名录;积极协助当地以非遗葫芦烙画为抓手进行宣传,开发“彩石葫芦谷” 近郊游线路,推进烙画文创产品发展;在西彩石小学、彩石中心小学等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激发青少年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继续推进乡村旅游发展进程。加快民宿产业发展,针对彩石街道因地制宜重点打造特色民宿,创建国家级、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和景区化村庄,指导街道推出特色文旅产品。二是加快研学游发展进程。摸清辖区内研学资源,完善提升东泉村、玉河泉村、青龙峪村等研学基地,打造精品研学游线路及课程,推动彩石旅游业发展。三是继续在彩石街道大力开展戏曲进乡村、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图书配送、书画交流与创作等惠民活动,因地制宜开展彩石特色文化活动。四是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打造“山水彩石”品牌,争取将相关产品列入全市文化旅游商品目录,加大推广力度,积极组织相关产品参加宣传推介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
感谢您对我区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政府
2023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