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简体版 繁体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市级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内容详情

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政府对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540463号“关于推进大辛庄遗址与现代城市融合发展的建议”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3-25

代表提案者

马利

会议届次

济南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

建议提案标题

关于推进大辛庄遗址与现代城市融合发展的建议

建议提案编号

1540463

承办单位

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政府

办理方式

承办

答复时间

2025-03-25

答复内容

尊敬的马利委员:

您好!首先,感谢您对大辛庄遗址的关注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大辛庄遗址与现代城市融合发展”的建议,我区高度重视,责成区文化和旅游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大辛庄遗址总面积89.11公顷,是山东省迄今发现面积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古文化遗址。遗址从1935年发现至今,先后进行了5次较大规模考古发掘,发现了包括商代房址、墓葬、陶窑等遗迹和种类繁多的文物,特别是出土了商都以外的首片商代甲骨卜辞和一批珍贵青铜器。遗址的考古发掘为探讨商王朝与东夷族群、商文化和东夷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提供了珍贵资料,曾获评2003年“全国最具学术价值的六项考古新发现”、“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3次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名录。大辛庄遗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对于传承地域文化、丰富城市内涵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将其保护与现代城市融合发展,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解码文物信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

我区坚持高标准推进和高品质建设的原则,在市文化和旅游局专业指导帮助下,聚焦“规划引领,产业带动,科技支撑”三个方面,力求将大辛庄遗址公园塑造为集文物保护、科研教育、休闲游憩、文化娱乐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

一、加强规划引领,为保护利用夯基垒台

一是科学统筹布局。2020年我区确定了规划建设国家级标准的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工作目标。历城区成立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工作专班,以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导向,对公园范围进行了全面的考古勘探;编制了《大辛庄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22-2035年)》,12月初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意见,2025年3月2月省政府公布实施;编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考古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公园规划等文本,通过了省文旅厅专家审核;成立了专门管理机构--大辛庄遗址管理服务中心,落实了机构编制和人员;2024年12月向国家文物局提报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申请。

二是强化保护利用。在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中,我们充分考虑大辛庄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划定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明确周边土地的开发强度和功能布局,确保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的空间协调。我们计划将大辛庄遗址及周边区域纳入城市生态系统规划,打造生态公园、绿色廊道等,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在遗址保护范围内,合理进行绿化和景观营造,实现生态保护与遗址展示的有机结合。

二、推进公园建设,以产业带动文旅融合

一是推进工程建设。遗址公园分两期实施,一期先行开工区域总占地面积171亩,大辛庄遗址博物馆是公园的核心建筑,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3层结构,包括遗址博物馆主体、游客服务中心和遗址研究中心,目前已完成博物馆主体验收,室内精装、展陈工程也已同步启动施工;公园区域主次园路完成施工,苗木种植完成80%,配套用房已完成主体及二次结构施工。通过与山东博物馆、山大考古学院、济南市考古研究院等专家多轮研讨,遗址博物馆初步规划了东土大邑、百工惟时等6个展厅,现展陈大纲已报考古司备案,展陈设计方案已基本成型,正在对接文物调拨、借展事宜。二期工程有序推进,文化设施地块征地面积约52亩,现已完成集体土地征收,取得征地批复,并完成征地补偿款缴纳,已基本具备供地条件。目前,大辛庄遗址博物馆计划于今年5月下旬开馆。

二是发展创意产业。我区深入挖掘大辛庄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建设遗址博物馆、文化展示中心等设施,展示遗址的重要价值和文化魅力。同时,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如遗址主题展览、文化讲座、考古体验等,增强公众对遗址文化的认知和认同。鼓励发展与遗址文化相关的创意产业,如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等,推动遗址资源的活化利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周边区域的交通、服务等配套设施水平,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三、统合多方力量,为活化利用聚势赋能

一是实现强强联合。前期,通过与山东省博物馆、山东大学考古学院、济南市考古研究院等专家多轮研讨,完成了展陈设计方案的制定。积极与山东大学等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基础之上,继续在遗址博物馆展陈、考古发掘、遗址历史文化价值研究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

二是促进成果转化。我们计划定期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和研究人员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促进知识的互通和创新思维的激发。联合科研单位开展人才培养项目,为文物保护领域培养既懂文物又精通现代科技的复合型人才。建立合作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机制,确保通过科技手段获取的文物信息能够及时有效地应用于文物保护实践、展览展示和文化传承等方面,让公众更好地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

三是鼓励公众参与。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让公众参与遗址保护与发展的决策过程。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大辛庄遗址保护与发展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进大辛庄遗址与现代城市融合发展的进程,加强与山东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积极推动各项措施的落实,努力实现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双赢。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文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政府

 2025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