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评估|历城区应急管理局关于《济南市历城区自然 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实施评估报告
字号:
大 中 小



2023年9月11日,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济南市历城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济历城政办字〔2023〕22号),目的是建立健全应对突发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应急救助行为,是提高应急救灾救助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受灾人员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的保障措施。参照重大行政决策相关要求,组织相关单位按职能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研究提出下一步推动实施工作思路和相关举措。参照重大行政决策相关要求,历城区应急管理局《预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研究提出下一步推动实施工作思路和相关举措。
一、实施绩效
根据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济南市历城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区应急管理局组织开展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政策评估情况,该预案满足所有元编制的要素要求,预案的任务清楚,响应程序严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能有效解决灾害时间发生以后从响应到救援救助的一系列问题,程序正当、可操作性操作。基本上涵盖了所有可能发生的突发的自然灾害事件,该预案职责明确,应急处置所需响应的资源准备充足,突出了应急情况发生时,由区减灾委综合协调,组织领导,其他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的工作原则。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在应急准备、响应准备的各个方面都预先做出了详细安排,能及时、有序和有效开展工作,具有市级指导作用。
以《济南市历城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为指导,我单位指导街镇,村(居)应急预案编制大纲、历城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历城区黄河防洪预案等,指导各街道、村(居)防汛应急预案修编,并进行备案登记,共修编各级各类防汛预案(方案)360余个,应急预案体系更加健全;编制了《历城区防汛应急响应手册》,包括响应方案、防汛通讯录、抢险物资、队伍、重点点位等附件以及响应流程图等内容,使防汛抗旱应急响应处置一目了然、规范高效。
二、存在问题
一是可行性评估方面。评估结果发现预案中对应急人员的培训演练不足,造成应急响应的效果不佳。由于基层工作人员大多没有接受过应急管理方面的专业培训,平时难以自行开展需要专业应急知识的一些基础性工作,突发事件发生后难以在第一时间组织有效的救援,很多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一定程度上存在低水平重复,技术和装备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二是在实施效果评估方面。评估结果显示,在应对突发的应急灾害性事件时,应急组织的响应速度较慢,会造成伤亡人数增加等严重后果,需要加强各个部门组织间的协调配合和响应速度。
三是协调配合评估方面。评估结果显示,该预案需要各个相关部门和组织之间进行协同配合,其中包括信息共享、资源调配、指挥协调等各项工作,因牵扯部门较多、机构庞杂,若一个部门工作效率滞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体工作效率。
三、评估结论及建议
一是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形成高效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指挥体系,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和各工作小组职责及应急响应、应急保障等工作事项。组织针对性桌面推演、指挥调度、队伍拉动、应急演练等多科目实操演练,提升前线指挥部作战能力,不断优化现场指挥机制,切实提高实战水平,做到防灭火前线“集中指挥、统一调度、联合行动、高效处置”。
二是充分发挥群测群防体系作用。加大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监测、管控力度。加强水务、自然资源等单位的沟通协作,强化精准监测预警,加强动态监测、及时预报、联动会商,做到早知道、早预报、早准备,强化值班值守,确保灾害来临时坚决把预警信息传递到最小单元,做到应转早转、应转尽转、应转全转。
三是提升基础应急能力,增强救援效能。推进基础应急体系能力建设。建立完善“一平台一规则一流程一张图”,拓展“两建设”,提升风险“精密智控”的治理效能,满足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安全生产应急工作的业务需求的网络建设、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等系统。加快建立灵敏高效的基层应急联动机制。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专家、物资、装备、应急救援站等应急资源“一览表”,健全应急指挥协调机制,完善应急值班值守工作制度。推动各方信息第一时间汇总、各类情况第一时间综合研判。统筹应急救援队伍,构建统一指挥、联动协同的救援机制。
当前政策具有实施的可行性,文件继续有效。
济南市历城区应急管理局
2023年12月11日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