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勇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城市更新,建设现代化品质历城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历城区紧跟全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抢抓城镇化发展战略机遇,以“片区+单元”带动城市开发建设,加快推进城市综合改造提升,城市发展动力不断增强。通过梳理城市更新“四旧”(旧住区、旧村庄、旧厂区、旧市场)资源,摸清全区城市更新家底和城市建设发展潜力,并沿工业北路等主干路进行外扩,围绕洪楼广场、宋刘、东风和全福4大片区搭建“4+8+N”城市更新体系,实现城市更新老城全覆盖。通过整体产业定位与空间布局,实现四大片区交通互联、产业互促、设施共享,整体构筑省会都市圈现代化中央领航区。
二、主要做法
(一)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城市布局。推动城市开发建设方式从粗放型外延式发展转向集约型内涵式发展,将建设重点由房地产主导的增量建设,逐步转向以提升城市品质为主的存量提质改造、增量结构调整,促进土地要素、市场规律和发展需求相结合,进行优化再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盘活存量土地资源资产。
(二)突出规划先行,提高土地利用。坚持系统科学布局,立足世界眼光、国际视野,承接国家战略、区域需求,彰显城市特色、群众期盼,建立以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遵循、以历城老城区为重点的城市更新规划体系。按照“片区-单元-项目”城市更新分级要求,编制城市更新项目专项规划,分层次、分类型、分阶段,有序地指导工作开展。
(三)创新融资模式,优化参与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更新建设运营,推动城市更新由“开发理念”向“经营理念”转变。招引外部战略投资运营商,通过成立合伙企业、基金等模式,助力城市更新项目开发运营。寻求与不同类型社会资本方展开合作,利用市场化方式确定合作单位,通过“资本金+城市更新贷款”的模式,再造城市活力。
(四)搭建工作机制,畅通参与渠道。坚持“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实行“专班化推进+项目化实施”运行机制,成立中优推进中心,确立历城城发集团作为实施主体,各属地街道、区直部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畅通规范各方参与途径、细化公众参与程序,建立权威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依法公开政府信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五)注重内涵发展,推动转型升级。坚持“留改拆”并举,算好“文化、社会、经济”账。擦亮文化金名片,讲述好历城故事,强化“文、商、旅、服”等主导功能,改造升级老旧商业区,淘汰疏解落后产能,实现产业功能和结构迭代升级。注重公共空间更新,统筹布局教育、医疗、康养、体育、文化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优质均衡。
三、取得成效及下一步计划
城市更新改造对于完善城市功能、增添壮大动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以城市空间整治和产业功能提升为主线,实现重塑城市风范、重筑人居品质、重焕空间活力的更新目标。自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以来,高标准完成城市更新规划设计,全面启动城市更新并取得显著成效,各片区已相继步入开发建设阶段。
其中,洪楼广场片区秉持适度超前的理念,采取国际征集方式,聘请国内外知名机构高标准完成产业定位、方案设计。同步招引君澜酒店、京东MALL等多家知名品牌入驻。宋刘片区全面完成宋刘村征迁,使得村居环境脱胎换骨,城市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片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已启动施工,同步依托黄台山体公园建设低密品质住区。全福片区砺诚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全市首个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成功落地,建成后将有效填补周边文化综合体建设的空白,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满足周边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下一步,我部门将充分吸取提案建议,从整体出发做好谋划布局,通盘考虑更新改造、文化保护、基础设施、功能完善、资源配置等各方面因素,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创新,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推进智慧交通、智慧社区等领域大数据与城市管理深度融合,实现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相辅相成,打造一批标志性强,彰显历城特色的城市景观,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行”的精致城区。
最后,感谢您对我区城市更新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济南市历城区自然资源局
2025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