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历城分局 坚持“三源”共治 打出铁腕治气“组合拳”
字号:
大 中 小



为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打赢蓝天保卫战,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历城分局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针对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打出铁腕治气“组合拳”,深入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蓝天获得感”。
一是在工业污染源上出力,下好治气“先手棋”。一是强化监管,协同治理。以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协同治理为重点,对今年以来辖区小时频繁超标、排放强度异常的企业,开展涉气环节全流程式执法检查,按照“严格执法+行业帮扶”模式,组织执法人员重点排查企业治污设施运行等情况,督促企业强化底线思维,压实扛牢主体责任,坚决做到废气达标排放。共组织5家企业对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实施协商减排,助力消除重污染天气。二是举一反三,闭环管理。以问题闭环整改为重点,实行问题整改“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闭环式管理,组织对今年以来发现问题尚未完成整改的企业进行监督帮扶,采取查看资料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现场“问诊把脉”,逐家核实,帮助指导企业有序整改,为企业污染治理提供科学方法,助力提高治理水平。三是紧盯重点,源头管控。以工业涂装和印刷业为重点行业,强化重点行业VOCs治理管控,坚持源头减排防治理念,规范和引导企业开展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不断提高低挥发性原辅材料使用率,扎实推进VOCs深度治理及减排。截至目前,完成工业涂装企业完成源头替代1家,对2家豁免申报企业和2家试点项目企业进行帮扶指导,相关申报材料已提交,上级正在审核。
二是在移动污染源上聚力,出好治气“精准牌”。一是加强机动车检验机构管理。通过现场检查、远程监控、分析过程数据、视频图像和检测报告等方式对排放检验全过程进行监管,实现排放检验机构监管全覆盖,推进检测机构规范化运营,严厉打击排放检验弄虚作假、屏蔽和修改车辆环保监控参数等违法行为,对伪造检验结果、出具虚假报告的排放检验机构依法从严处罚。今年以来现场监督检查140次,审核数据608条,组织区公安、市场监管局季度性抽查4次,联合执法大队立案处罚5家,并及时监督整改。二是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治理。以辖区建筑工地、物流园企业等非道路移动机械为管控重点,充分发挥街道网格员点多面广优势,加强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督检查频次,强化依法监管,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高排放等问题进行全覆盖式执法检查,精准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今年以来,监督检查、抽测非道路移动机械1605台,对违规进入高排放禁用区、冒黑烟和检测超标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立案处罚8起。完成国一及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工作。三是开展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非营运柴油货车淘汰工作。今年以来累计出动20人次,对淘汰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一对一详细解答。截止12月16日,完成淘汰52辆。
三是在扬尘污染源上发力,打好治气“主动仗”。一是强化监管力度。加大对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山大附中、2号楼装修项目、全福河绿化项目、轨道交通地铁七号线洪家楼广场站等重点区域施工工地管控,制定重点区域防控十项措施,采取“白+黑”不间断巡查模式,要求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并对污染严重,屡改屡犯,环保意识淡薄的工地,采取直接约谈的方式,督促问题整改。二是强化联合检查。加强大气领域联合监管执法力度,联合水务、城管、交通等部门对重点区域建设项目及餐饮单位开展全面巡查整治,通过普法宣传、执法帮扶、跟踪督查等方式,有针对性地抓好各项污染源管控,切实减少污染物排放,保障辖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4年以来共开展联合检查53次。三是强化智慧监测。以山东省空气质量数据平台为基础,利用工地扬尘在线监测、渣土车在线等技术平台数据,综合分析研判,针对重点数据做好记录,数据升高20分钟内锁定污染,削峰降值。对每一例高值影响及污染原因录入高值分析库,汲取经验,为污染管控指定方向,为削峰降值制定思路,确保每条指令精准有效。
下一步,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历城分局将常态化开展大气污染攻坚行动,完善管治、自治、共治的新治理格局,实现辖区空气质量的良治善治,助力生态宜居、环境净美的城市建设,为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环保力量。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