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城区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字号:
大 中 小



2024年,历城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全区高质量发展布局,全面统筹推进依法治区和法治政府建设重点突破,法治环境提升展示新形象,基层治理效能迈上新台阶,历城区委依法治区办被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通报表扬为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现将全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是强化法治建设引领作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区委、区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区委党校主体班次培训课程。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联合山东大学共建“法德学堂”,区委常委会会议学法10部,区委、区政府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专题讲座6次。联合山东大学法学院、专业律师组建“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建设法治历城”宣讲团,全区开展法治专题讲座200场次。
二是健全法治建设组织机制。召开历城区十五届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历城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历城区2024年法治政府工作要点》,调整充实区委依法治区委员会成员,召开执法、司法等协调小组工作会议和区委依法治区办公室会议,研究审议各法治领域工作部署,协调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一体推进法治历城建设。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专题听取了《2023年度全区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区委常委会听取了《2024年度全区法治建设工作汇报》。
三是规范述法评议工作。专题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会议,部分街道、区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作会议述法。邀请部分区“两代表一委员”列席会议参与评议。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纳入个人考核和单位法治建设考核。区委书记张军作为区县代表在十二届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会议述法。落实区县党政主要负责人推动法治建设重点项目要求,强化机制创新、复议便民、复议解纷、复议护企,推动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探索五位一体‘综合执法+’新模式,破解城市管理难题暖民心”项目获评济南市2024年度法治为民十件实事。
(二)强化督察考核,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政府建设责任
落实《〈法治山东建设指标体系〉责任清单》,全区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专题听取本单位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工作。推动建立法治督察协作配合新机制,深化法治督察、纪检监察监督、行政执法监督、人民法院司法建议、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组织部门绩效考核六方协作配合机制,完善重大法治事件督察工作程序机制,制定《历城区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法治督察方案》,整合各部门力量成立工作专班,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法治督察,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聚焦法治政府建设,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一是深化府院、府检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府院联动常态化联席会议制度,召开府院联席会议6次,开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同堂业务培训。组织开展行政机关负责人旁听庭审活动。建立府检联动机制,召开全区府检联动第一次联席会议。
二是深入推进依法决策。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全面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召开全区重大行政决策专题培训,印发《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资料汇编》,全面提升全区各级各部门风险防范能力。2024年共审查区政府协议20件次,审查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涉法事项等68件次,为政府依法决策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三是持续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区委常委会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贯彻落实情况和2024年行政复议工作情况汇报。打造行政复议“历调立和”品牌调解室。全区14个商会、20家重点企业设置涉企行政复议助企服务点、惠企联系点。2024年全区受理复议案件633件,同期增长率124.47%,办结522件,其中调解和解145件,调解和解率27.78%,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区司法局行政复议应诉科被司法部公示为“全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先进集体”,区政府行政复议服务中心连续两年被列为全省县域工作专题研讨班现场教学点。
四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坚持分类施策精准执法,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在全市率先推进水污染领域专项执法监督,推动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开展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试点工作。推进行政执法监督扫码入企,排查涉企执法不严格、不规范等4类6项问题。2024年全区开展规范执法证考试工作2次,开展行政执法案卷重点核查活动4次。
(二)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全力做好法治服务保障
一是坚持公正司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完善法院诉前调解工作机制,推出“泉心诉服+全优调解”品牌。依托“历法融媒”推广“泉心护企”司法助企品牌。设立全市首家重大项目“法官工作室”。加强环境资源黄河法庭标准化建设,以案释法析理教育。落实济南黄河流域与区域水行政联合执法机制,完善“生态资源环境案件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制度。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建设集预防、惩治、教育、修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司法修复基地。
二是持续护航项目建设,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优化重大项目法律服务团,推进“1+1法律管家”服务。创新“项目深化年管家在身边”、“园区事、园区办”、企业注销登记“1+N”集成服务、“历接历办”等民生服务品牌,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设立首批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联系点8家。实行“市场监管局+街道+服务、维权站点+服务机构”模式,严厉打击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等重点领域违法违规行为。2024年审理助企纾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3起,通过生态损害赔偿机制为企业减免9.15万元。优化环评服务质量,跑出环评审批加速度,全区9家企业享受承诺政策红利。全年办理公证等各类法律服务23000余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60余万元。
三是坚持法治为民,全面提升基层依法治理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工作机制,建设“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完善信访矛盾纠纷三级调解网络,打造“历城信访”数字化平台。在全区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开展“三所共建、五方联动”多元调解模式。打造“历调立和”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化解品牌和“安薪在线”追薪维权平台。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创新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完成彩石、唐王两个“枫桥式司法所”建设。成立全市首家“荷护未来”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形成港沟街道、鲍山街道曲家村、彩石街道六合佳苑等一批国家级、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和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2024年全区开展各类普法宣传2000场次,调解矛盾纠纷2321件,成功率99.65%。受理审查法律援助、法律帮助案件2176件,结案1810件。援助农民工269人次,涉及欠薪740余万元。累计接收新入矫社区矫正对象528人,在册管理社区矫正对象495人,未发生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情况,有力维护基层社会稳定。
四是完善突发事件应对体系,提升风险防范能力。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加快“泉城安全”综合监管平台、“四库两端一码”建设。设立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形成“前突指挥所—前线指挥部—后方辅助决策指挥部”的联动应急指挥模式。围绕安全生产、防震减灾、应急管理等中心工作,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做好重点时段安全防范工作。2024年开展各类防灾减灾讲座476次,大型演练30次,事故救援84次,消除安全隐患19930项。全区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同比下降40%。连续三年实现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区法治政府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以下不足。一是全区法治意识理念有待进一步强化。个别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意识不够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二是行政执法水平和能力仍需加强。存在涉企执法检查不规范、运用执法监督办案平台情况落实不到位、执法力量薄弱等问题。
四、2025年工作打算
2025年我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一规划两纲要”,将法治政府建设放在全区发展全局中统一规划,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全面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一是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深,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二是对标市委“项目提升年”各项要求,继续秉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持续优化法律服务供给,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向纵深发展。三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持续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监督。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