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济南市工程咨询院高级工程师孙金鹏解读《落实2023年“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第一批)工作方案》
字号:
大 中 小



孙金鹏,高级工程师,现为济南市工程咨询院能源与资源环境部主任(注册设备师、咨询工程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入库专家,山东财经大学国际低碳学院产业导师。长期从事区域能源规划、能源管理、项目节能评估、企业能效诊断、节能事中事后监管等工作,近年来,研究起草省、市级各类能源体系建设、规划编制工作30余项, 先后在《中国工程咨询》、《中外能源》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2023年被评选为济南市能耗双控先进个人。
2023年3月6日,历城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落实2023年“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第一批)工作方案》。济南市工程咨询院高级工程师孙金鹏就文件进行了解读。
“两高”项目指高耗能和高排放项目。“两高”项目不符合我国环境保障的理念。近年来,国家各级部门加大两高项目的监管,在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一、“两高项目”转型发展趋势
在新产业、新动能逐步培育壮大的同时,煤电、水泥等“两高”行业的绿色转型尤为迫切、势在必行。很多行业在能源系统优化、余热余能利用、工艺路线低碳化转型和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潜力。在即将到来的碳达峰阶段,重点是采取控增量与优质量并举的途径,通过能源系统互联和优化、能源结构的转变和节能技术的“靶向”应用,全面提升行业能耗煤耗产出效益。在碳中和阶段,“两高”行业将面临着工艺生产路线全面电气化和低碳化转变。例如,与电力生产结构的转变相适应,工业过程中的热碳驱动将转变为电氢驱动,碳还原过程逐步过渡为氢还原,工业余热也将助力构建“一网多源、余热优先”的区域多元低碳供热体系,从而使“两高”行业全面融入和助力社会绿色转型。
二、“两高”项目的行业监管
“两高”管控,是通过“控增量”与“去存量”并举的途径,全面提升能耗煤耗产出效益,并促进两高行业的转型。“两高”行业的转型升级,将带来技术改造、新能源发展、数字化、绿色金融等系列产业发展的新空间,成为地方由资源驱动发展向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推动能效改造升级,按照核定能效水平+制定能效水平标准+建立能效清单+制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方案+能效改造情况验收+淘汰落后低效项目+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成果推广+产业布局进行调控。优化调整“两高”项目替代比例,对新上“两高”项目要求能耗替代比例1︰1;煤耗1︰1.1;碳排放1︰1.1;产能方面氯碱(烧碱)、化肥(合成氨、尿素)、轮胎、电解铝1︰1;煤电(不含背压型热电联产和国家布局煤电项目)1:1.1。
一是鼓励新上“两高”项目应用“绿电”(风力、光伏发电等),适度提高“两高”企业绿电消费比例,重点“两高”企业绿电消费比例原则上不低于全社会平均水平和当地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能效水平低于标杆值的“两高”企业逐步实现全量或高比例绿电消费。
二是对存量项目,低于能效基准水平的限期实施改造升级,介于基准和标杆水平之间的鼓励实施改造升级。2025年标杆水平产能达30%以上。
三是对能效改造提升与落后产能退出的,实行两个方案(“两高”行业能效改造的总体方案+企业能效改造提升的具体工作方案)、两张清单(企业能效装置清单和能效改造项目清单)。到2025年,山东达到国家能效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
“两高”行业的绿色转型发展,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凤凰涅槃的决心,需要科技、金融、市场的良性循环推动。通过科学的统筹谋划和“一企一策”的改造过程,带来技术改造、新能源发展、数字经济、绿色金融等众多产业发展的新空间,最终推动历城区传统产业向高端化转型升级,开辟绿色产业新赛道。
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
解读机构:济南市历城区发展和改革局
办公地址:历城区华信路15号凯贝特大厦A640
具体联系人:仇晨
咨询电话:0531-88905697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