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简体版 繁体版
历城融媒:强化规划引领,绘制历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蓝图
11370112004203737J-A/2023-6516987
区政府办公室
2023-10-08

历城融媒:强化规划引领,绘制历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蓝图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1700535210669.png

历城融媒10月8日讯 全力开启历城区“新型城镇化”2.0时代,以智慧化、绿色化、均衡化、双向化为方向,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打造省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近日,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政府印发《济南市历城区新型城镇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全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机制,为历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绘制了发展蓝图。

优化城乡空间总体布局,构建现代化城乡体系

落实国家黄河战略和强省会战略,积极融入济南都市圈,助力济南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有序推动老城更新建设。全面落实“中优”战略,主要聚焦城区四街道,以洪楼片区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兴、优质业态;坚持微改造为主、留改拆并举,加快城市区域更新。建设全福河片区科创会客厅,推进宋刘片区城中村改造,在东风片区打造智慧文创服务谷、科创金融服务中心。

加快推进新区拓展提升。结合“四港三区”规划,以唐冶北片区为核心,以国际内陆港为“承载港体”,以济南东站为“开放之翼”,以自贸区为“创新之翼”,打通贸易廊道,形成“一核一港两翼多联”发展格局。推动华山、彩港、唐王等片区错位布局、协同发展,聚力打造多组团竞合发展的区域新格局。

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格局。以南部港沟、彩石街道生态田林资源为本底,打造“南山”生态旅游康养地;以黄河生态廊道建设为抓手,打造“北水”沿黄农旅产业区;董家、王舍人、鲍山城乡结合区发挥临近空港、小清河港和临港经济开发区、内陆港核心区的优势,推进枢纽新城城乡产业协同区。

优化重点任务规划,推进城乡可持续化发展

打造科技强区数智历城。坚持应用导向,加快建设5G、工业互联网、高能级科创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升级。以超算应用、人工智能、芯片封装等为主的数字经济产业高地,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在教育、医疗、文体、交通等重点领域广泛应用,健全智慧服务体系。

打造宜居宜业生态历城。创建守红线的精细善治之城,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约束管控作用,加快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建设有魅力的绿色低碳之城,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环境整治力度,促进城镇化全面绿色转型。共创可持续的韧性生态之城,着力构建城市安全发展体系,加强生态建设。充分挖掘黄河文化、泉水文化、历史文化等丰富内涵,延续历史文脉,融入现代元素,塑强城市品牌。

推进均衡城镇化建设协同发展。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和美宜居乡村建设,构筑互联互通的城乡基础设施体系。以义务教育、卫生健康、公共文化体育、社会保障为重点,努力办好民生事业,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健全人人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立“总站-分站”两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系统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打造政府治理同社区、社会组织、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积极拓展城乡居民就业创业增收空间,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推进城乡双向城镇化融合发展。注重“城”与“乡”的统筹融合,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加快外来人口融入城市,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实现城乡合理分工协作、双向互动,形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整体。

强化组织协调,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完善区新型城镇化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推进协调机制,围绕本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分阶段制定试点示范方案和具体推进计划,以及具体落实方案。强化规划实施全过程管理,定期对本规划实施进度及实施效果开展阶段评估,实行动态监测评估。凝聚规划实施合力,加强工作联动,优化资源整合,增进社会认同,强化民意支撑,保障新型城镇化工作顺利推进。


来源:济南市历城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克艺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