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关于《济南市历城区“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解读
字号:
大 中 小



一、政策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的水污染防治规划”。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济南市历城区印发《济南市历城区“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二、决策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以及济南市生态环境局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三、出台目的
《规划》锚定历城区省会东部现代化强区建设目标,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统筹水环境改善、水资源保障、水生态修复,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攻坚战,全面提升全区水生态环境质量,为全区“十四五”时期构建水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提供方向指引。
四、重要举措
《规划》以全区所有河流(湖库)及饮用水水源地为范围,以2020年为基准年,近期规划至2025年,远期展望至2035年。在分析全区水生态环境基础现状、“十三五”时期主要工作成效与经验、水生态环境形势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规划》的目标指标,明确了水环境改善、水资源保障、水生态保护修复三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深化污染减排。持续推进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建设华山北片区、雪山片区、董家、彩石污水处理厂,实施光大三厂、华山水质净化厂与东客站污水厂、唐冶污水厂连通工程。加快污水配套管网建设,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到2024年底前实现全区城市雨污合流管网清零。加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运营管理。2024年底前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并建立巩固长效机制。全面防治城市面源污染。全面开展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完善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到2025年完成80%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化农村污水处理站运营维护,积极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到2023年底前完成全区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推进种植业污染防控,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完善工业企业污染管理,推进工业废水全面达标排放,探索小清河总氮污染管控。深入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到2025年底前,全区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全面推进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大力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加强入河排污口审批设置与规范化管理。开展小清河通航河段船舶港口污染治理。
二是强化水资源保障。实施东部城区四库连通调水工程,强化水体联合调度配置能力。全面落实市级河湖生态流量评估机制以及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实施方案。开展有水工程建设以及河道生态补源工程,保障刘公河等重点骨干河流常年满足生态流量。构建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促进再生水循环利用。加强重点领域用水管理,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推进三产节水。
三是推动水生态保护修复。加强华山湖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推进重要湿地保护治理。开展大辛河、巨野河、赵王河、小汉峪沟河道生态综合治理。
五、名词解释
三线一单: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强化国土空间环境管控、推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六、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
解读机构: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历城分局
办公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凯贝特大厦(华信路15号)C 座
具体联系人:谭玉猛
咨询电话:0531-88065113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