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解读:历城区融媒体中心解读《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历城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字号:
大 中 小



历城区融媒体中心:历城区启动“无废城市”建设 推进落实58项指标任务
历城融媒讯 为全面推动“无废城市”建设,《济南市历城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下称《方案》)经历城区人民政府同意印发实施。历城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十四五”鼓励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十四五”时期推进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2022年4月24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发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的通知》(环办固体函〔2022〕164号),济南市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历城区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结合全区实际,坚持系统谋划、一体推进,问题导向、因地制宜,改革创新、多方共建的基本原则,全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为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标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泉城做出贡献。
全域推进建设 打造“无废细胞”工程
《方案》明确实施范围适用于历城区行政管辖区域(不含由功能区托管的区域)。建立“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58个三级指标。
《方案》提出建设时限为2023-2025年,对照指标体系,将打造“无废”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为特色的村庄)75个,“无废集团”(“无废工厂”)7个,“无废景区”2个,“无废商超”2个,“无废酒店”2个,“无废园区”1个,“无废学校”5个,“无废社区”6个。到2025年,“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较快下降,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无害化处置能力得到有效保障。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一步强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初步显现,“无废城市”四大体系基本建立,“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
聚焦工作任务 全面推进各项建设工作
《方案》提出七个方面共58项工作任务,一是推动工业绿色低碳生产,做好工业固废源头减量,提升工业固废利用水平,加快园区绿色循环发展,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提高工业固废精细化管理水平。二是推行农业绿色生产,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提高秸秆和粪污综合利用水平,加强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建设。三是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与分类,加快升级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加强利用处置设施建设。四是发展绿色低碳建筑,加强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提高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水平。五是强化监管处置能力建设,严格危险废物源头管控,强化收集转运贮存等过程监管,增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完善医疗废物全过程管理,提升危险废物风险防控能力。六是打造“无废细胞”工程,开展“无废”农村、“无废”工业、“无废”第三产业与生活建设。七是加强总体设计,完善“四大体系”。
为确保建设成效,《方案》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评估考核、落实资金保障、加大宣传力度四项保障措施,全区建立“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专班,加强对建设工作领导和综合协调。
来源:济南市历城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陈克艺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